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1
太仓名人有吴晓邦、朱屺瞻、唐文治、蒋天流、邵滨孙、乐于泓、徐国栋、朱屹瞻、顾阿桃、傅焕光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1、吴晓邦
吴晓邦(1906年12月18日—1995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太仓,卒于北京,中国舞蹈家,代表作有《丑表功》、《思凡》、《饥火》、《罂粟花》和《虎爷》等。吴晓邦是20世纪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播火人。
2、朱屺瞻
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男,汉族,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生前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等职。
3、唐文治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 (1865年) 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元年(1912 年) 定居无锡。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
4、邵滨孙
邵滨孙,原名念兹(1919—2007.8.4)江苏太仓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上海市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原副院长、艺术顾问,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
5、乐于泓
乐于泓(1908-1992),祖籍江苏省太仓县,原名陆于泓,字仲陶,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宣传*,十八军宣传*。
1952年,乐于泓担任*工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和新华社*分社社长等职。经他记录整理的周恩来、叶剑英的讲话,成为*党史中一份难得的珍贵史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1
太仓人杰地灵,人杰无非是指人才辈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养育了举不胜举的文化名人,仅宋元明清考取进士者多至314人。其间最著称者,文学有文学家王世贞,独主文坛20年;文学家、史学家张溥,领导复社声震朝野,撰有《五人墓碑记》流传后世;大诗人吴伟业,开创娄东诗派,是“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孽、吴伟业)之一;理学家陆世仪,著书立说60余种,被尊为“江南大儒”。经史学家毕沅,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撰修《续资治通鉴》巨著。书画有大画家仇英,被誉为“周肪复起,亦未能过”,为“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之一;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独步清代画坛,成为正统画派;近现代著名寿星画家朱屺瞻,画风老辣,自成一体,为“画坛的一代宗师”;著名山水画家宋文治,师前人技法从中脱化而出,创新开拓中国现代山水画。艺坛有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始创融南腔北腔为一体的昆曲;音乐家张野塘创制的吴中新乐“弦索”,流传江、浙一带,演变为江南丝竹;古琴大师徐上瀛,深究琴学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享有一席之地;电影艺术家朱石麟,编、摄、导电影百余部,成为“香港电影拓荒者”;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探索舞蹈创作实践60余年,被称之为中国新舞蹈奠基者。教育界有教育家陆宝忠,主张改革科举,设立学堂,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家唐文治,实践教育救国40余载,桃李遍天下;*教育先驱俞庆棠,推行民众教育,指导创办民众教育机构百余家。新闻界有著名记者俞颂华,与瞿秋白等最早采访“十月*”后的苏联,主编国内和香港、新加坡等多家报刊,有“新闻界的释迦牟尼”之称。科技界有水利专家郏亶,著有《吴中水利书》,成为治理吴中水利的重要文献;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一生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女王”、“华人之光”、“核物理学首席女物理学家”等;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从事激光冷却捕捉原子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华人的又一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邹世昌、黄胜年、吴建屏、杨胜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科研硕果累累,在各自学科独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2
我们常说太仓人杰地灵,人杰无非是指人才辈出。从历史上看,太仓最多的是文化名人,而且不少还是各时期各领域中领袖式的人物。如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明代复社领袖张溥;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明代四大画家之一的仇十洲;明代琴学理论高峰徐上瀛;明代娄东篆刻派领军人物赵宧光、汪关;明末清初江左三大诗人之一的吴梅村;对中国思想发展进程有重大贡献的清初理学家陆世仪;清初娄东画派领袖王时敏、王原祁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2
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祖籍江苏太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任美国能源部*。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3
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人文荟萃,自具特色,积淀厚实,底蕴丰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娄东文化,为今天留下悠久而优秀的文化财富。早在晋代,名士瞿硎等活动于境内传布知识文化。在此前后,境内兴建有多处古刹名塔,反映当时建筑艺术和佛道文化水平。双凤民歌等已经流行,之后民间舞蹈、高跷、龙灯、滚灯等在乡间流传不衰。牛郎织女降生黄姑(今南郊乡境)的神话传说很早流传,唐宋时建专祠祭祀。元代,漕运开通,刘家港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码头”。“漕运文化”的发展,推动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娄东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元代的桥梁建筑独具风格,至今保存着国内少有的元桥群。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在刘家港启航停泊,沟通太仓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并留下碑文、实物、著作等历史性重要文物。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和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源自太仓一带。明清园林之盛,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太仓建州后学堂、书院盛极一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兴画,使太仓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民间读书成风。现今,太仓的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