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4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1:32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出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注释 :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 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_卫灵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1:32
(《卫灵》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