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9:00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14:50
锣鼓乐就是指全部使用打击乐器演奏锣鼓曲牌的音乐,锣鼓曲牌俗称“锣鼓点子”。鄂南就流行着许多打击乐器。
鼓类——脚盆鼓。大堂鼓、小堂鼓、鞭鼓(有写作“边鼓”)、建鼓(扁圆形,顺鼓直径有长柄横穿鼓周,左手执柄举鼓,右手执槌向上敲打)、扁鼓、梆鼓(有称“腰子鼓”),赤壁市农村常以麂角作槌敲打此鼓伴唱《栽田鼓》,故鼓词有“麂角打鼓响叮咚”句)、渔鼓(沿江农村流行,竹筒一端蒙蛇皮或黑鱼皮或猪“尿泡”,以手掌拍击)。
此外还有锣类、钹类,铜铁类、木竹类等。
在锣鼓乐里,并不是所有曲牌用上所有的打击乐器,而是按需要有选择地使用。鄂南锣鼓乐常用的打击乐器有马锣、小锣、堂鼓、锣、钹,有时也用鞭鼓、脚盆鼓。马锣是形成鄂南锣鼓乐地方特色的突出乐器。
锣鼓乐是鄂南城乡普通流行的乐类,在民间有许多应用场合,包括民间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戏灯”,故锣鼓乐又称“花灯锣鼓”;重大节日的喜庆集会或游行;民间婚丧“红白”大事;传统节日期间除“戏灯”以外的群众自娱演奏;民间剧团演出前“打闹台”。
鄂南各地,春节期间都有“戏灯”传统习俗。清·同治六年《通山县志》记载:“每岁元日,爆竹之声盈里巷……上元(正月十五日——作者注)前数夜,乡城皆放花灯,以竹为主,若龙若师(狮——作者注),制作精巧,最胜为故事灯,周围制造人物数百,层砌而上,煌煌如银山,如火笋,或十台、三五台不等,锣鼓随之,曰戏灯新年。”戏灯,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民间舞蹈表演。正月是民间舞蹈表演最集中的时候。
鄂南民间舞蹈除全国各地都有的龙灯、高跷等流行形式外,具有鄂南地方特点的主要有:《小草把龙》、《单龙戏虎》、《戏凤凰》、《打花鞭》、《五龙拱圣》等。这些民间舞蹈用的音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锣鼓乐伴奏加入声伴(演)唱,伴(演)唱的民歌叫“灯歌”,这一部分留在以后的《民间歌曲·灯歌》集中介绍;另一种是只用锣鼓乐伴奏。
有些地方春节舞龙只是一条龙或多条龙灯。而在崇阳县和赤壁市随阳、通山县楠林一带,却既舞龙又戏虎,二者同时表演。锣鼓乐伴奏也有两套打击乐乐班子:威武宏大的“大打”和紧张激烈的“小打”。唐朝有一年,药王孙思邈在江南山区采药,遇见虎神喉咙卡骨,疼痛难忍,药王为之医治,敷以草药,疼痛即止。过后,虎神将此事告知龙王,恰逢龙王身上奇痒难忍,亦求药王为之医治。药王叫他将全身鳞甲张开,见其内长满山虱,捉尽后病即除。龙王虎神大喜,作龙腾龙跃状为药王起舞。从此这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平安。人们为求龙王虎神世代庇佑,就在每年正月,以竹扎起龙虎灯,效龙腾虎跃状戏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1:58
湖南花鼓戏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6个流派之分。诸路花鼓戏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期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小丑、小旦的“两小”到小丑、小旦加小生“三小”,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长沙花鼓戏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连缀体”,连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画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
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折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大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
在原长沙府地区内,长沙花鼓戏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
其中的宁乡路以“学钱调”为代表,多演《书房调叔》等风流小戏;益阳、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调”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剧;长沙路因出入城乡,因而不得不致力于声腔音乐的创新,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
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各路花鼓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完整的长沙花鼓戏体系。
岳阳花鼓戏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年间的《巴陵县志》中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一字调”等。
岳阳花鼓戏的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
“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许多剧目都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流传到鄂南的通城、崇阳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逐步形成了一个当地的新剧种,称其为“提琴戏”。
岳阳花鼓戏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
岳阳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的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
岳阳花鼓戏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作为过门、过场音乐。
岳阳花鼓戏作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戏,即一旦一生,还有“三小”戏,即一旦一生一丑,多用当地小调。
后来岳阳花鼓戏受湖北汉剧和其他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
常德花鼓戏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日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
以前有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拣菌子》、《双下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和花鼓戏,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20世纪50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现在的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邵阳花鼓戏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打对子”、“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
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
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
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
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性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在农忙务农,农闲时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醴陵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醴陵地区的花鼓戏,深受醴陵地区人们的喜爱,受到周边戏曲的影响,成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花鼓戏剧种。
上述各地花鼓戏,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