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中cpe的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9: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26
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指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导致细胞病变甚至死亡的现象。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大多数动物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培养都能引起其显微表现改变,例如细胞聚集成团肿大圆缩脱落及细胞融合成为多核细胞,细胞内出现包涵体(inclusion body),乃至细胞裂解等即致细胞病变效应。
具体而言,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溶细胞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大量复制增殖导致细胞死亡或细胞出现变圆、脱落、聚集等现象,称为致细胞病变效应。[1]
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过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之细胞病变作用。缩写CPE。指病毒对组织培养细胞侵染后产生的细胞变性。利用此种病变效应可进行病毒定量。一般来说,肿瘤病毒的此种效应较弱,或是不具CPE。
主要有以下几种:1.整个细胞都发生改变,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胞核及整个细胞都发生肿胀,胞浆呈颗粒样变化,胞膜边缘不整齐;其二是,整个细胞皱缩,变圆直至碎裂,脱落等,多见于肠道病毒、痘病毒、呼吸病毒、鼻病毒、科萨奇病毒;2.细胞发生聚合,如腺病毒;3.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即多数细胞发生相互融合而成“巨细胞”,但各个细胞核仍然能分辨清楚,如副粘病毒、疱疹病毒;4.细胞仅产生轻微病变,如正粘病毒、狂犬病毒、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以及沙粒病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26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 细菌、 病毒、 真菌、和少数 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 真菌的 蘑菇、 灵芝等。)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 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发现历史
形态学时期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尼·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开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生理学时期
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 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 接种和 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和柯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支学科,例如细菌学(巴斯德、柯赫等)、消毒外科技术(J. Lister),免疫学(巴斯德、Metchnikoff、Behring、Ehrlich等)、土壤微生物学(Beijernck Winogradsky 等)、病毒学(Ivanowsky、Beijerinck等)、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Bary、Berkeley等)、酿造学(Hensen、Jorgensen 等)以及化学治疗法(Ehrlish 等)。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使微生物学发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