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4 06: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二十三条 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二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
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第四十五条 工人职员的直系亲属,其主要生活来源,系依靠工人职员供给,并合于下列各款规定之一者,均得列为该工人职员的供养直系亲属,享受劳动保险待遇:
一、祖父、父、夫年满六十岁或完全丧失劳动力者;
二、祖母、母、妻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
三、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十六岁;
四、孙子女年未满十六岁,其父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力,母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
扩展资料:
补偿亦称“代偿”。
(1)精神分析术语,自我防卫机制之一,弗洛伊德指个体试图通过在另外一些活动中极力求得的优胜来掩盖或平衡在某一活动中的失败或*。
(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他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以器官缺陷(先指身体缺陷,后扩大到社会、心理层面)的自卑与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即人生来就会有缺陷,有缺陷就会自卑。
自卑既可摧垮一个人,产生精神疾病;也可使人发奋图强,迎头赶上,这样就由补偿作用来解决原始缺陷与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但过度补偿则属病理反应。
(3)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术语。指物体改变形状而不改变质量时,其向度之一改变将在另一向度上获得补偿。如把大口杯中的水注入小口杯中,原来水的横面向度缩小,但其纵面向度则升高。
(4)有机体受到损伤、出现机能障碍或遇到有害因子时,以有效的方式进行补偿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种适应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三种方式:代谢性代偿、机能性代偿和形态性代偿。
在神经生理学中,指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通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此时神经结构本身不能再生,但它的功能已被纳入其他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08
国企员工因病去世,可以享受非因工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费。
丧葬补助金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之规定,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甲款的规定,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3个月作为丧葬费。
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25%;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40%;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50%。此项抚恤费付至受供养者失去受供养的条件时止。
扩展资料: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
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 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供养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受其供养的子、女、弟、妹有入该企业所办学校就读的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09
国企员工因病去世,可以享受非因工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费。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10
职工去世,从去世的次月起,停发工资,并且发给丧葬补助费为本人两个月工资,有供养亲属的,发给一次性抚恤金,供养一个人的,发给6个月本人工资,供养两个人的,发给9个月本人工资,供养三人以上的,发给12个月的本人工资,(此规定是国家规定,很多省市自己做出规定,一般是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因此各个省市规定不一样的,有的省市依然在执行国家规定),另外各个地方规定按月发给供养直系亲属困难补助费,有的地方没有这样规定,所以,你只能去咨询你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或者社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