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7:44
民间舞蹈
历史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年)。由于铁器的发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发生巨变革,封建制稳固确立。西周初年建立的雅乐体系,在短时期的辉煌后,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蓬勃兴起,《诗经》中描绘各地风情的诗歌,极生动地反映了民间舞的活动情景,如《陈风.东门之枌》:“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描写了姑娘们忘情地舞蹈;《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描写人们不分寒冬酷暑,都醉心于歌舞。
当时,各诸侯后宫和贵族之家,都养了不少歌舞人──“女舞”,以供欣赏娱乐。表演性舞蹈取得很大的发展。东周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十分优美生动的舞蹈文物。此外,著名舞人旋娟与提嫫,舞姿轻盈如《集羽》,飘拂之姿如《萦尘》,柔软腰肢似可卷曲入怀的《旋怀》。楚舞的特点是:袅袅长袖,细腰欲折,故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人”之说。以扭腰出胯为特征的舞姿,已清晰地呈现出来,以轻盈飘逸柔曼为美的审美意识,亦已明确的显示出来。这样的审美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直传承至今。
另外一种风格的舞蹈:如《大武》,激烈昂扬,气势磅礴,表现民族舞蹈的雄健和阳刚之美。刚与柔、文与武,两种对比强烈的舞风,一直贯穿在中国传统舞蹈发展的进程中。
周代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 ──旋娟与提嫫
距今2,000馀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两个著名舞人── 旋娟与提嫫。从有关记载分析,她们可能掌握了舞蹈与气功中的“轻功”相结合的绝技。
据《拾遗记》载:燕昭王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310年),广延国献来两个善舞女子,即旋娟与提嫫。她们容颜美丽,舞姿轻盈飘逸。她们表演了三个舞蹈:一、《萦尘》,舞姿如空际萦绕的轻尘;二、《集羽》,如羽毛在风中飘摇回汤;三、《旋怀》,舞态身姿极柔软,似可卷屈“入怀袖也”。
文中提及她们在铺有四、五寸厚的香屑上舞蹈,竟“弥日无迹”。在香灰上跳了一整天,竟没有留下一点脚印,如果没有“轻功”功底,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古人的记载难免有某些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旋娟与提嫫这两个最早被记录下来的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技艺,是令人惊叹的。而舞姿轻盈,确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崇尚的审美特征。 春秋战国-吴越音乐及楚辞
作为当时显学(即著名的学说或学派)代表的孔子、墨子、老子的音乐思想,对中国后世的音乐美学理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孔子不仅追求完美的人生境界,而且在音乐上也立志“尽善尽美”。孔子以为,“善”是指乐舞的内容,其中包含了社会道德的内涵;“美”是乐舞的形式,就是指审美的标准。因此,孔子听《韶》乐给予的极高评价,即“尽善尽美”,以至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
与孔子持相反论调的,最典型的是墨家“非乐”(即否定音乐)之说。由于墨子十分强调勤俭节约,因此反对儒家“礼乐”制度的奢华。他批评儒家“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儒之道,足以丧天下”(《墨子.非儒下》)。这种思想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阐发的,墨子认为由于贵族们放纵的音乐行为,使百姓不堪负荷。
还有道家的“大音希声”之说。如老子音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法自然”。在他看来,“道”是无形、无象、无任何规定的性质。音乐的“道”,乃是“听之不闻名为希”,其中,“希”属于“道”的自然本性。所谓的“大音希声”,就是指具有“道”的属性的音乐(即最大最美的音乐)。
当时有各种学派和学说,其中有关音乐思想,为后世的音乐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底这些令孔子不知肉味的钟磬之乐有多神奇,而墨子力反的贵族音乐生活如何奢侈呢?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地下乐宫中,找到了形象的答案。
春秋时期的吴越(今江浙一带)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并继承了百越原有的青铜大铙,但另一方面仍保留了传统的祭祀习俗,形成与中原风俗完全相悖的音乐风貌。这由《吕氏春秋.遇合篇》中所述越王爱听“野音”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此外,仍保留猎头祝神习俗的楚国,也很早便接受了作为周文化象征的钟磬,这从纪南城出土的战国乐器可以看出。而当时的《楚辞》,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亦堪称为一部具浓郁古典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着。如屈原所作的《九歌.东皇太一》,是一部由女巫来表现并歌颂天神──东皇太一的唱段。其中唱道:
“举起鼓槌将大鼓敲响,舒缓的节奏啊安和的歌咏,笙列瑟行齐奏啊放声歌唱。女巫曼舞啊服饰艳亮,芬芳弥漫啊充满厅堂,五音绵绵啊杂错交响,东皇太一啊欣喜安康!”
这首诗歌将神人交会于浪漫而辉煌的祭祀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至于北方,由于北方文化以史官文化为主,着重于人事且讲求实际,因而在音乐上显现出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