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嫦娥奔月、鲲鹏展翅和九天揽月。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关于飞行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0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6
黄帝*——《史记》
羲和御六龙——《山海经》
精卫填海——《山海经》
嫦娥奔月——《淮南子》
奇肱国的人和飞车——《山海经》、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飞龙在天——《易经·乾卦》、金庸后来化用给丐帮降龙十八掌招式。
鲲鹏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列子御风而行——《庄子·逍遥游》
墨子木鸟,三年制成,飞一日而败——《韩非子》;另一说也是三日不坏
公输班(鲁班)制木鹊,三日不坠——《韩非子》
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东周列国志》“弄玉*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
一人得道,鸡犬*——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
淮南鸡犬——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
白日飞升——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
张衡用竹木试造木鸟——《太平御览·文土传》
天马行空——
马踏飞燕
/
马超龙雀——甘肃省武威雷台东汉张掖张某与妻合葬墓出土,国宝中的国宝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形容报国心切,《木兰诗》
夜半逾城——敦煌飞天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我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游别》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尧帝时飞船掠空,船体闪光,船上人高冠白——《拾遗记》
飘飘欲仙——苏轼《赤壁赋》
羽化登仙——苏轼《赤壁赋》
中国最早的不明飞行物(ufo)记载:……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见苏东坡《游金山寺》
鸡首人身——《宋史·五行志》
八仙过海——
飞来峰——各省皆有,杭州西湖那个最出名,因为事关济公法师。
马跃檀溪——《三国演义》刘备急呼“的卢”,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日行千里——《水浒》戴宗
飞檐走壁——各种侠盗,如《水浒》之史迁
飞鸽传书——这个不是人,是人饲养驯化的动物助手
筋斗云——《西游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7
飞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制作有“机关”的飞行器。我国古代史籍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也比较多。古书《山海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西方有个奇肱〔jīgōng基宫〕国。那个国家的人会猎取飞禽,还会造飞车。人坐着飞车就可以随着车飞到老远的地方去。商朝第一个君主汤在位时,有一次刮西风,刮来了奇肱国的人和飞车;隔了10年,有一次刮东风,又把人和飞车刮回去了。在这个故事里,人们不仅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从来没有见过的会飞的“龙”的身上,而且也不再依赖什么上天神灵了。他们想靠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一种器械来乘风飞行。
到了我国春秋战国交替的时期(公元前5世纪初),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制的工具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机械学、物理学、军事工程学的初步原理,也被一些人掌握了。在这些思想和物质的基础上,出现了墨子(约公元前486年—约前376年)制造的飞鸟。据说大哲学家墨子曾经带领300多个弟子专心研究飞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鹊”或者“木鸢〔yuān冤〕”。关于这件事,我国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但是也有把制作“木鸢”的功劳,算在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匠人鲁班帐上的。我们认为,那只木鸟不管是墨子造的,还是鲁班造的,它飞一日也好,飞半日也好,总之,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2300多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第一架飞行器。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也制作过一只“木雕”。这个“木雕”飞行器的最大特点,是在它的腹中安上了“机关”,只要开动机关,它就能够独自飞出好几里远。张衡首先设计用机械作为飞行的动力,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试验。
到了唐朝,一个天才的工匠韩志和又制作了一架极为精巧的飞行器。有一次,他先给皇帝制造了一张能飞起来的“龙床”,差点把皇帝吓着。后来他又制作了一个形状像鸟儿那样的飞行器,能够做出饮水和吃东西等动作,还会鸣叫。更令人惊奇的是,只要开动机器,它就能够凌空高飞,升高100尺左右,飞行距离约为四五百尺。韩志和生活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科学发展较快的一个时代。据古*载,当时的其他工匠也有会制木鸡、木鹤的,有的会舞,有的会飞。这些精巧的木制器物,反映了*世纪时我国劳动人民在木工技术方面的高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对飞行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宋元以后,我国还有关于制作“飞弹”、“热气球”等的记载。早在14世纪初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制作风筝和火药箭的基础上发明了最早的“飞弹”,《武备志》里所记载的“飞空击贼震天雷炮”和“神火飞鸦”,就是现代飞弹的雏形。这些飞行火器的发明,在世界飞行史上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火药到火箭,再进一步发展到飞弹,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飞行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此外,同飞行有关的气球,我国劳动人民也早就发明了。据说公元10世纪,我国就出现过一种能够飘浮在空中的“飏灯”。到了元朝,飞行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一个叫哥德斯春的美国人,在他写的《西洋航空发达史》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4世纪初期元朝仁宗登位时,在首都北京上空,升起了一个大气球。据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气球。还有,现代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很强的上升力量的现象,在我国也很早就发现了。古代民间一直流行着一种为儿童喜爱的玩具竹蜻蜒。竹蜻蜓有几种做法,最简单的就是在一个两端扭成或削成相反斜角的、长三四寸宽约半寸的小叶片(木片或竹片)的中间,垂直固定上一根小圆木杆就行了。玩的时候,我们只要搓动木杆,然后放手,竹蜻蜓就会脱手飞起来。这种竹蜻蜓的叶片同现代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不论在形状上,还是在飞行原理方面,都是一样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7
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以此寄托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大杀“元”姓宗族,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地牢。元韶堂弟为元韶制作风筝,他们二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关于飞行的奇思妙想。今天看来仍然很有趣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9
人飞于天 、 车走空中 、大鹏展翅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牛女相会、天马行空、:后羿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