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5 18: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7:52
报的组词有:报读、报国、报经、报应、报刊、报信、报捷、报喜、报享、报账、报销、报价等。
拓展知识:
报(拼音:bà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表示治人之罪,本义为*、判决罪人。判决罪人需上报,由此引申为报告,如报案;由报告又引申为告诉、传达、通知、报答、报复、报应等义;
由“告诉”引申,指回答,如报仇、报偿;又用作名词,指告诉或传达信息的各种载体,如电报、简报、报刊等。报在古代又通“赴”,义为急速。
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刑具(㚔niè,手铐的象形),右侧是𠬝(fú,“服”的古字),是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后侧有一只手。三相会意,表示一个犯人的双手被刑具锁住,另一个人用手从后面将犯人*,表示*犯人使之服罪。本义为*、判决罪人。甲骨文字形有人释为“执”字的繁构;
但多数学者释为“报”字。释为“报”字可有两种分析方式,其一是左边为双手戴着刑具跪地的人(即“执”字),右边是按人的手;其二是从“㚔”(niè)、从𠬝,𠬝亦声。甲骨文另有“𠬝”字,习见,指一种常被用为祭牲的罪奴。从形音义关系看,报、𠬝本应是一字的繁简两种写法,且可与俘、服、伏等的形音义相关联。
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左“㚔”、右“𠬝”已基本成型。隶书左边的“㚔”变为幸,以后字形变化不大。简化的“报”源于汉代草书,将繁体报左侧的幸改为扌,写作报。
报”后来产生了一系列引申义。首先引申为受了别人的东西以后,还送东西以为回答,即由罪法相当引申为送还相当。如《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浓缩为成语“投桃报李”,又省为“报投”或“报李”)又如报国、报恩。“报”可以指好的回答,亦可指对损害自己的人的答复,即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