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宫廷的称呼品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2:55
日本的官位制度,完善于八世纪时颁布的《养老律令》,因此也称“律令官”,某些后代增设的官职,如带刀先生、大内介,乃至摄政关白,则称为“令外官”。律令官基本仿造我国唐制,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最显著的就是:创令之初,日本才刚迈入封建社会,类似于我国秦汉时代的宫廷官比重过大的特征极为显著,可以说,朝官一如唐制,廷官却如汉制,结果两者都不完善,这大概也是官僚体系最终走向崩溃,武士阶层抬头的原因之一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律令官分为三十个位阶,从正一位到从八位,然后是大初位和少初位,四位以下又分上下,正如同我国的九品制度,而大、少初位就是第九品。高等官职一般都掌握在公卿贵族手中,武士很少能拿到高位的,一般止于四、五位就到头了。五位以上即可以上殿觐见天皇,因此也称为“殿上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自称“日本国王源道义”的足利义满,就竟然获得了从一位太政大臣的*。
幕政时代,武士的官位都必须通过幕府向朝廷申领,这也是幕府控制各地诸侯的一件重要法宝。然而这件法宝到战国中后期就已经不灵了,许多大名私自颁发给臣下官位,不但不通过幕府,甚至根本不上奏朝廷。比如佐佐成政的内藏助、柿崎景家的和泉守,等等。
朝廷失去权柄以后,许多官位都变成了虚衔,根本不管事,因此出现了不管定额,到处滥发的情况——大家看看其后开列的表格,就可知道同时代有多少名左京大夫、修理大夫之类的官位了。
律令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神祗官,掌祭祀全权,是不外发的。
二,太政官,类似于我国的宰相府,以太政大臣为主官,下有左、右大臣,大、少纳言,左、右大辩、中辩、少辩,左、右*、少史,左、右外记等佐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中务省,是天皇的侧近机构,主官为正四位上中务卿,一般只授予亲王,其下有大、少辅,侍从,大少丞等官衔。
四,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七省,合中务省为“八部省”,类似于我国的六部制,式部近似吏部,治部近似礼部,民部近似工部,大藏近似户部,只不过多了个主管宫廷事务的宫内省。各省主官都是正四位下卿,其下有大、少辅,大、少丞,大判事等官。
五,左、右京职和摄津职,主管京都和摄津国的事务,可以理解成直辖市的管理官,主官都称大夫,如左京大夫、右京大夫,副官称亮,其下还有大、少近等辅佐官。六,春宫职,负责皇太子的居住饮食,下辖主膳监、主殿署、主马署三个官衙。
七,各寮、司、监、署,这里面内外混杂,某些是朝官,某些是廷官,无法一一列举。各寮包括左、右马寮,左、右兵库,主税寮,主计寮,雅乐寮,阴阳寮,等等,长官称头,副官称助(介)。各司包括锻冶司,兵马司,画工司,隼人司,采女司,囚狱司,等等,主官称正,副官称佑。各监除主膳监外,还有舍人监和主藏监,辖官也称正、佑。各署包括主工署,主兵署,主浆署等,主官或称正,或称首。
八,弹正台,是谏议言官,类似于我国的御史台,长官称尹,其下有大、少弼,大、少忠,大、少疏等佐官。
九,六卫府,统领禁军,包括左、右近卫,左、右兵卫和左、右卫门。近卫府长官为大将,其下有中将、少将、将监和大夫;兵卫和卫门两府,长官为督,副官为佐,其下有大尉、少尉、大志、少志等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十,地方官职。单独有一个管理九州的太宰府,长官为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其下有大弍、少弍、大监、少监等职。各国设国司为长官,称守,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太守,当然辖区要小得多,守下面是介,介下面有大椽、少椽、大目、少目等名目。六十六国中,上总、常陆、上野三国是亲王属国,因此介是实质上的长官,这三国再加上大和、河内、伊势、武藏、下总、近江、陆奥、越前、播磨、肥后共十三国为大国,国司从五位上,介正六位下。比大国小一级的是上国,国司从五位下,介正七位上,都要比大国小一级。再小就是中国,包括阿波、若狭、能登、佐渡、丹波、石见、长门、土佐、日向、大隈和萨摩,国司正六位下;下国包括和泉、伊贺、志摩、伊豆、飞禅、隐岐、淡路、壹岐和对马,国司才从六位下。
幕政时代,国司变成了虚衔,真正代表地方实权之掌握的,是幕府颁发的“役职”。比如室町幕府时期,位居*或关东,辅佐将军和关东将军的役职有管领、侍所头人、政所执事、奉行人、关东管领,等等。地方上设有守护,统管一国的军政事务,守护上面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役职,如九州探题、奥州探题、羽州探题,等等。
进入战国乱世以后,幕府颁发的役职虽然仍是香饽饽,却大多已经名不副实了,将军既然变成了傀儡,那么逐渐的,管领、奉行人等也都丧失了原本的权力。地方役职,虽然不像官位那样名实不符——比如身在九州却挂名陆奥守——但往往也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权力分配。到处都是被架空的守护不说,伊达家费尽心机搞到了奥州探题一职,但直到伊达政宗的最盛时代,也才不过打下半个陆奥国而已。
日本古代宫廷的称呼品级
日本的官位制度,完善于八世纪时颁布的《养老律令》,因此也称“律令官”,某些后代增设的官职,如带刀先生、大内介,乃至摄政关白,则称为“令外官”。律令官基本仿造我国唐制,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最显著的就是:创令之初,日本才刚迈入封建社会,类似于我国秦汉时代的宫廷官比重过大的特征极为显著,...
日本战国从五位下是什么品级的官职?和中国历史上的正五品、从五品一样...
以古代的日本位阶制度来说,从五位下以上者为“通贵”(就是被认可为贵族)。华族(贵族)嫡男一般一上来就授以从五位 日本是这种阶制来源于中国。以从五位下来说,日本将之比作秦代的“五大夫”爵位,由于始皇帝曾经把松树封为五大夫,因此又被叫做松爵(しょうしゃく)。通常授爵从五位下者,以...
日本古代皇宫中的“女御”“更衣”“尚侍”等等级的妃子算不算是女官...
妃嫔中地位最高的是女御,其次为更衣,皆侍寝。又次为尚侍(亦可侍寝)、典侍、掌侍、命妇等女官。尚侍为内侍司(后宫十二司之一)的长官,典侍为次官,掌侍为三等官,命妇又次之。日本朝廷诸臣爵位高低的标志,从一位到八位(最低位)共三十级,各有正、从之分,四位以下又有上、下之分。女御...
日本古代既公主应该点称呼?
日本 参见内亲王、皇女、女王 古代日本皇室的女性皇嗣,称姬命(如丰锹入姬命),之后在第12代景行天皇继位后,改号为皇女或姬命(如轻大娘皇女、高野姬尊),并将旁系皇族或和皇室亲缘关系较远的女性皇嗣则称女王,之后一直到了奈良时代,在淳仁天皇朝开始,嫡系的皇子改称亲王,而嫡系皇女则相呼...
日本古代大纳言家的公主和中纳言家的公主谁的品级比较大
公主只是个称呼 没品级 她们的地位区别在出身上 大纳言是除了大臣以外百官之首,在大臣缺席时 上有代理大臣的权力 而中纳言的只是百官之一,汉名黄门,虽然职权范围跟大纳言相近 但是不能代行大臣之事 所以地位差很多
日本古代大纳言家的公主和中纳言家的公主谁的品级比较大
显然是大纳言的女儿大。若是从家世官职来说,担任大纳言的人官位上比中纳言大,而且担任高位的一般是比较受宠或比较显赫的家族的后人,所以大纳言的公主比中纳言的大。如果说在路上遇到了,也要中纳言的公主给大纳言的公主让路。再说,如果同样进了宫,凭借公主后台的势力,大纳言的女儿在宫中或许会比...
古代公主的称呼有哪些?
古代公主封号等级是:超一品:掌权公主【太后所生,皇帝之姐(妹)】。正一品:麒麟公主【皇后所生女儿】。正二品:琉璃公主【御超品至从一品级嫔妃所生】。正三品:惜萱公主【轩一品至轩二品级嫔妃所生】。正四品:樱晨公主【正三品至轩五品级嫔妃所生】。正五品:凌霜公主【正六品至轩七品级嫔妃...
古代的后宫嫔妃等级排序
一、汉朝嫔妃制度汉朝其实对于身份要求没有那么的高,汉朝有几个皇后都是歌女宫女出身,也有些皇后是比较心狠手辣,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像我们经常看的汉朝的电视剧中,除了皇后之外,身份最高的就是夫人,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妃子,往下还有良人美人婕妤等,晋级是非常困难的。二、隋唐的嫔妃制度到了隋唐...
古代婚礼服饰叫什么
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按照华夏礼义,大礼可摄胜,就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
古代皇子和公主是一起排名的吗
对于满人来说,大汉的女儿一般叫做格格,“格格”这个词是满语,是“小姐”的意思。格格不仅指大汗的女儿,贝勒的女儿也被称作格格,皇太极继位后,改国号为大清,这个时候开始,皇帝的女儿才叫做公主。公主也是分等级的,皇后所生的嫡公主称为“固伦公主”,其它嫔妃生下的公主则是“和硕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