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38
共1个回答
7.B8.C9.D10.B 7.薄:迫近,接近。8.A:前者作“但是”讲,表转折;后者作“回头”讲,动词。B:前者作“恰巧、正好”讲,副词;后者作“共同享用”,动词。C:披:拨开。D:前者作“高耸”讲;后者作“端正”讲。9.A: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B:前者用于形容词词尾,可...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小题1:C小题2:B小题3:D小题4:(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2)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3)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小题1:试题分析:C (“西” ,名词作动词,向西飞去。)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1、《沁园春·长沙》—— *** 2、《雨巷》——戴望舒 3、《再别康桥》——徐志摩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史记 除此之外还有《劝学》、《师说》、《赤壁赋》 常考的句子有: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2、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高一简单文言文阅读会不相从许B.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答案】 C(偏指“他”,其余均偏指“你”)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高二语文《赤壁赋》的分析介绍高二语文《赤壁赋》的分析 一、整体把握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
用你最美的语言翻译下列文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一、阅读《赤壁赋》完成练习。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 )() 歌窈窕之章( )( )扣舷而歌之(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酾酒临江( )举匏尊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 山川相缪(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
后赤壁赋原文及赏析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后赤壁赋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纵一苇之所...
翻译一段古文 南史·列传第四十 刘显的那一段,翻译成现代文丁母忧服丧三年(丁忧是古代制度:当父或母死去,必须立即辞去当前所有官职,回故乡服丧3年,以体现古人所推崇的“孝”).尚书令沈约那时候当太子少傅,引荐刘显为少傅五官.后来,沈约当了丹阳尹,任命刘显为驾造.在一起闲谈,问刘显关于经史的10件事,刘显对上来9条.沈约说:“我老了,打不上来人家的问...
谁能提供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详细”答案(苏轼《赤壁赋》)②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③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⑧ ,小人常戚戚。(《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