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诸葛亮的一副对联,请写出他们的具体所指。“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咸乎传千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0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0
诸葛亮自27岁出山辅佐刘备,南征北伐,直到64岁病死在战场上,可说是一生中一半为民,一半为官。而在他的27年宦海生涯中,在处理与己与人,与事与物,与国与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成功的为官之道,做官的准则对诸葛亮的为官之道作一考察和审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今考察论列归纳如下:
一,正身养德、严于律已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吕氏春秋》中也有“凡事之本,必先正其身”“冶其身而天下治”的思想。出身于“明经”世家的诸葛亮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灿生变乱”(2)在这里诸葛亮把当官者的官德同社会的安定联系起来,认为“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3)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群下,从不使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有特殊于同僚和群下的地方。北伐中,诸官子弟皆随军运粮于深谷高山之中,诸葛亮嗣子诸葛乔虽然年轻,也同诸官子弟一样督兵奔忙在大军之中,北伐时街亭失守,亮恨己用人不当,上表自请贬官三等,并号召群下勤攻己阙,并认为“勤攻吾之阙”者是“忠虑于国”者。这是何等的胸怀,这同那些心胸狭窄者,讳疚忌匡者,一贯正确论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4)的为官之道,西晋张辅评论说:“已有功则让于下,下有厥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谅则改,故声烈振於遐午也”(5)。
二、清正廉洁,崇俭戒奢
清正廉洁,崇俭戒奢,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更是诸葛亮的为政之道。诸葛亮在未出山从政之前,躬料子南阳,非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经历为他从政功立为宫之道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诫子书》中说:“静以养身,剑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治远” 。为了“治远”而图“静”,为了“明志”而‘淡泊”,把“静”、“俭”作为修身养德的重要内容。这在视财如命,把享受看成是玄耀自己身份的封建社会里不能不说是可贵的精神。
对于诸葛亮的尚俭准则,笔者在1990年发表的《诸葛亮的家风》一文中曾有如下论述:“诸葛亮在蜀位极人臣,然为官清廉,不谋私利除国家规定应享用的奉禄外,不另治家产,别殓用民财,正如他自己对后主所说:“臣在外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据史*载,诸葛亮死后确如所言。他一生就是这样为官,无私而来,清自而去,北伐途中,死在任止,“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睑以时服”(《三国志、诸葛亮传》)一国丞相,哪里死哪埋,坟墓仅仅放下一个棺材。不仅没有随葬品,还碱以时服,真是少见,……这种葬事节俭的做法,在盛行厚葬久丧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难怪后人一提起诸葛氏,便立即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自己节俭,其家人也不例外,据《北堂书抄》卷三十八载诸葛亮与李严书云:“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馀妾无副服”。张谢评论说:“侯之妾无副服,其俭穗可师矣。“一国丞相的妾竞没有替换的衣服,如果不是了解诸葛亮一生和整个家族为宫清廉的人,是难以相信的,然而这却是史*载,一千多年央无人提出疑父。”(6)《盐铁论.疾贪》中说:“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在在下,教训在政芊在民也” 这些言论正是说的为玫者的表率作用。诸葛亮官至相位,一身正气。上正,下孰敢不正,上清正廉洁,下孰敢贪赃枉法?我们查考蜀国史料,找不到康东汉梁冀那样的贪官污吏,见不着象酉晋王恺和石崇那样的恶富,所有的是一批清正廉洁的*:董和“躬串以俭,恶衣蔬食”,为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7)邓芝“赏罚明断”,“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时”,(8)姜维“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天余,佃室无妾媵之褒,后庭无声乐之娱,衣食取供,舆马取备印台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9)。费炜“雅性谦素,家元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10)翻开史书,能有如此官德政风的朝代实在少有,究共原因是请葛亮清正廉洁。崇俭戒奢的为官准则教育影响了满朝文武,带出了一大批清正廉洁的官,赢得了蜀汉人民的爱戴,受到后世的称赞。
三、荐贤举能,礼贤下士
人才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财富把有才者举荐出来,为社会效力,不仅是人民的愿望,更是当权者的职责。如果人才得不到正当的使用,或者根本不用必然造成社会不稳,国家不安。地处偏安一隅的诸葛亮更是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说:“治国之道勿在举贤”,“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 ……夫柱以直为坚,辅以直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11)他一方面要求*柬柱子一样直,以忠为贤,另方面举贤时又不求全,坚决反对“为人择官” ,主张“为官择人”。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刘备给了他个小职务,不能尽其所能,有情绪,面上的工作没有做好,刘各幸他问罪,是诸葛亮慧眼识英雄,不仅救了他的命,而且给予重用,使之为国尽其才,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坚分子。
一般说来,古今有才者,大多有自己的十性。只要领导者能礼贤下士,不求全责备,无不如湖水归大海一样投入统治者的怀抱。正如《吕氏春秋》所说:“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杜徽是三国时期的名士,诸葛亮入蜀后,请他出来做官,他坚辞不就,是诸葛亮礼贤下士三番二次的敬请感动了他,遂被拜为谏议大夫。还有一位叫五梁的名士以“儒学节操称”名于世,本不出仕,也是诸葛亮礼贤下士的作风感动了他,也被拜为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12)费辜在诸葛亮南征时还是一位小人物,因其“志虑忠纯”,深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南征归来,百官在成都郊外数十里处迎接。为了表彰这位官虽小,但有才华的费,诸葛亮与之同车而归,令文武百官无不刮目相视。诸葛亮这种礼贤大士的作风,深得有识之士的理解和拥护,无怪荆襄名士和益州文人,大都来到他的周围,为他出谋划策。
四、民主议政,集思广益。
诸葛亮一生做事谨慎,从不武断,善于听取群下意见。他认为,为政者必须有参谋人员帮助策划.否则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他说:“夫人君拒谏,忠臣不敢尽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13)他虽然读书“独观其大略”,然而对历史上为政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都牢记在心。在《前出师表》中对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识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他在著名的《与群下教》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连覆,旷阀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路面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暑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可见他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十分注意听取群下的意见 ,这近乎于我们今天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集思广益”这个词,在历史上正是诸葛亮首次提出并使用。这在封建社会的*中是少有的。
诸葛亮认为,“为政之遭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官,谋及署士,则为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 (14)‘诸葛亮枝后人视为智慧的化身,以至于’’状诸葛之智而近妖” (15),可见是宣传者忽视了诸葛亮的智慧来源于“多闻” “多见”的调查研究之中。诸葛亮之所以在工作中很少失误,在于他遇事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南征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就是他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意见的例证。还是清人张学山对此评之中肯:“武侯天下才也,非一己之才胜天下,乃合天下之才成一己也”、(16)
五、用心平,劝戒明,教之一德,严之以刑。
袁准说:诸葛亮“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心欣戴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17)诸葛亮深知历史上哪些有治世之名的文臣武将,无不身先士卒, 以德服人,以刑为约,赏罚分明。他位及人臣,仍能以身作则,不为功名所诱,不为刮禄所累,仍守“不求闻达”的初衷,当李眼劝他“宜受九锡,进爵称王”时,他不仅不受,还为了剖白自己的心迹,写了《答李严书》一文,证明自己之所以“鞠躬尽瘁”是为了“兴复汉室,帝还旧都”非为私利。(18)诸葛亮熟读经书,深知凡治国者纯德治,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纯用刑不教而谓之虐;只有儒法合一先礼后兵,教之以德,严之以刑,才能“上下有节”左右有序。并明确指出。“明君治其纲纪,*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19)入蜀后,他亲自主持制定了《蜀科》,又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以训厉臣子”。规章健全,制度完备,使吏民有章可循,民如廉耻,吏知荣辱, 以防止不教之杀的虐政出现。执法严办事公平, 是其为官的重要原则 他说“吾心年如种,不能为人作轻重”。尽忠益时省,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0)李平与诸葛亮同受先帝之托辅后主, 固假传君命,耍权术,摘阴谋,误了国家大事,诸葛亮上表把他削宕为民。马谩与诸葛亮亲如兄弟,“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21)。在北伐中,马谩违背诸葛亮的布署,畏乱逃跑,致使街亭失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诸葛亮罚不避亲,将马谩“下狱物故”。而对同时参战,忠实执行军命的王平进位封侯加官。街亭失守,诸葛亮也深感自己‘明不知人,恤事多暗”上表请求‘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22)在失败面前.对于功过是非,分理清明,敢于主动承提领导责任,其用心之平,雄人能说个不于。正是既注重思想教化,又严之以刑罚,”才使整个蜀汉社会“人怀自厉,道不拾遣,强不侵弱;风化肃然”。{23)正如陈寿评论的”“抚百姓,示仪轨,约百官,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戳;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24)
六.通权这变;因时制宜。
“通权达交,四时制宜”的原则贯穿请葛亮为官的始终。如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为了打击巴蜀的豪强势力,诸葛亮厉行法制,刑罚竣怠,引起朝野人士的不同议论。其中法正就持不同意见,并举高祖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的事例来劝诸葛亮缓刑驰禁。公元216年,渚葛亮写了《答法正书》一文,向法正指出;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缓刑驰禁”是因为“奏以无道,苛政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干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现在的情况与刘邦之时大不相同:“自焉以来……”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淅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 (25>因此,必颅威之以刑,才能使‘上下有节”;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善通权达交,因时制宜,不因循守旧的辩证原则。再如诸葛壳对南中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方略,更值的后人仿效-南中少数民族,不满干汉人统治多次谋反。西汉时期的统治者对此多用*手段处理有时一次就杀掉几万人。由于奉行大汉族主义,南中少数民族始终不服,刘备病逝的消息传到甫中,其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再度反叛。诸葛亮一反过去统治者的*措施,实行他早年在隆中向刘各提出的“和抚”*,对南中先礼后兵,以礼为主。先让李严“书晓喻”闺,但雍闺不知好歹,田谋反叛到底,诸葛亮不得不进军南中。虽然威之以兵,但仍用’攻心为上”的战略,仅用四个月就平息了南中叛乱。南中平息后他没有象往昔那样留汉人当官,而是“皆印其渠率而用之”。对那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只要他能拥护*政权,就留做地*:有的还调到*任职。对此有的人不理解,建议还是用双人统治为好,诸葛亮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留汉人的不利因素时说: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葡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度杀之罪,自嫌衅
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 (26)诸葛亮权衡利弊,采用了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这一上策,达到了‘夷汉粗安”的目的,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0
两表:即孔明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一对:即孔明出山前同刘备对时局分析的对话,俗称“隆中对”
三顾:即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
鼎足:是指魏、蜀、吴三国鼎立。
六出:是指孔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注:不是北伐曹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1
两表是 诸葛亮写过前后出师表
一对是 隆中对
鼎足是 诸葛亮的计谋使得刘备得以与孙权\曹操三足鼎立天下
六出是 诸葛亮六出祁山 ,北伐中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1
两表是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一对是“隆中对”
鼎足是指 三国鼎立,魏蜀吴
六出是指 六出祁山,北伐曹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2
两表是 诸葛亮写过两篇<出师表>给皇帝表忠心
一对是 隆中对
鼎足是 诸葛亮的计谋使得刘备得以与孙权\曹操三足鼎立天下
六出是 诸葛亮六出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