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雾霾出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0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43
对于雾霾天气,人们深受其害,总盼着能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殊不知,精神上也存在雾霾现象,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使心灵压抑灰暗,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浑浑噩噩,危害一点儿都不比雾霾天气小。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矛盾多。生活上、工作中,人们有时难免会感到迷惘、纠结、灰暗、郁闷、浮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思想困惑、精神焦虑,看不清方向,找不到目标,把不准舵盘,以至于不能明辨是非,对问题的认识也会出现偏差。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理,这种精神的雾霾对个人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害处多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具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只有精神欣悦,人才能刚健奋发,才能积极创造。如何调适心情,驱散雾霾?一剂良方就是借助文艺的力量,以文“明”志、以文“养”心、以文“怡”情、以文“化”人。
文艺是精神的灯火,是思想的引擎,是发展的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历来就被视作精神的提升器、思想的净化剂、心灵和意志的磨砺石。历史上,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重大的历史关头,文艺总是最嘹亮的“先声”,擎举着引领人们前进的火炬。作为“中华文化*的主将”,鲁迅塑造了阿Q、闰土、祥林嫂、夏瑜等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旧中国的国民性和社会本质。他的杂文更像锋利的“匕首和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数的热血青年就是从这些滚烫的文字中,认清了现实,找到了方向,获取了力量,前赴后继地投入*的滚滚洪流中。抗战时期,当中华民族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时,郭沫若写出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等历史剧,通过一个个鲜活而又极富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借古讽今、以古喻今,艺术地揭露和讽刺了*反动派,一下子拨开了盘绕在人民心头的迷雾,激励人们站出来,为反对投降、*、倒退而斗争。
像《汤姆叔叔的小屋》、《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白毛女》、《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优秀文艺作品,在特定历史时期都曾经起过掀天揭地的巨大作用。而在当代中国,无论是《保卫延安》、《雷锋之歌》、《红岩》、《英雄时代》等文学经典,还是《渴望》、《焦裕禄》、《杨善洲》、《长征》、《亮剑》、《士兵突击》等影视精品,无不以崇美向善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样式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向光明、通向彼岸的思想大门。
文艺的力量就是如此之大,一旦发生作用必定是巨大的、持久的,能够历久弥新地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但这种力量又是无声无息的,它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励着人们,如鲁迅所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文艺创作的一个定律。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创作者和传播者,都应该时刻葆有一颗敬畏之心,不浮躁、不张望,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态度,精益求精,切实用文艺的劲风赶走“精神雾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44
新近看到这样一篇博文《防治精神雾霾,你的孩子可以不读<弟子规>》。内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所学校把清代蒙学读物《弟子规》当作校本课程要求所有学生背诵。但有一对一年级学生的家长,给该校所属教育局写了封信,反对学校硬性规定。几天后得到学校通知,他们的孩子可以不背了。我很认同这对家长在校方面前能够主动行使家长权利,也不赞成学校硬性规定每个孩子都要背。但,他们信中对《弟子规》的看法以及这篇博文将其视为精神雾霾,我以为,这里存在的偏差比校方更大。
这对家长对《弟子规》充满了厌恶:“当我们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却发现一股传统*社会的腐臭扑面而来”,“这里面所制定的规则,极大程度符合*社会帝王培育顺民、奴才的需要。”所以“《弟子规》是传统社会奴化教育的一个范本,几乎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可言。”信末,这对家长说附了篇王立华女士的文章,声称那篇文章“完全代表了我们的看法”。我好奇地上网搜,得知王女士是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师、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她的文章题目是《我们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她认为“《弟子规》整体上来讲,是封建糟粕多于精华”。一位女生因为带幼孩读过《弟子规》,感觉很好,便问什么是糟粕,王女士“反问道:你如果连什么是《弟子规》中的‘糟粕’都分辨不出来,你又如何去引导孩子们读呢?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2000多年,已经够长了,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已经够深,难道你还希望封建思想继续‘发扬光大’吗?”“《弟子规》中多处内容体现了封建奴化思想”,“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培养奴才和顺民的教科书,不适合现当代社会。当今的中国更需要民主意识、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44
雾霾 成为最热的词汇之一,人们深受其害,总盼着把它消灭干净。
殊不知, 精神雾霾 如不及时驱除,危害更大,令人堪忧!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无柱之屋顷刻即倒。
精神雾霾 :小私心发展成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