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57
正是基于对新现实主义的这种理解,巴赞在评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时指出:“它是生活中的各个具体时刻无主次轻重之分的串联:本体论的平等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的范畴。”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与戏剧实行了决裂,没有那种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故事,只有无头无尾的情境,既无开始,又无中断,也无结尾,只有生活在银幕上流动。
当然,巴赞在新现实主义基础上总结出的写实主义理论,并不是倡导艺术的自然主义,更不是以生活来取代艺术,而是力图倡导一种“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重”、“故事德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真实与自由”的影片叙事结构,并最终使镜头语言充满了一种暧昧性和多义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电影写实主义的以往形式是对立的,这表现在前者摒弃了任何 表现主义手法,尤其表现为完全不用蒙太奇效果。尽管他们的影片风格迥异,新现实主义……力求把现实的含糊性重现于影片中。比如,在影片《德意志零年》中,罗里西尼在处理那个男孩的面部表情时所关心的事与库布里肖处理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所关心的事截然不同。罗里西尼要的是面部表情的神秘莫测。
在巴赞看来,库里肖夫在“实验工作室”将某演员一个毫无表情的脸部特写镜头,分别与一只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的镜头相衔接,进而分别赋予该演员以饥饿、悲痛和父爱的情感内涵,显然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和*;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点,恰恰就在于反对蒙太奇逻辑而尊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在电影镜城中重新恢复事物的多义性和开放性。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何以巴赞总结的是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经验,但却直接启发了法国现代主义新浪潮运动,因为蒙太奇本身体现的实质是理性的逻辑与明晰,而巴赞所倡导的事物的多义性与神秘莫测恰恰正具有现代主义所推崇的非理性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