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2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31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如果说什么,是成功的关键,细节绝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相信经商的人都能有所共鸣,而在60年前的一个故事,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凭借一张“铁人”王进喜的一张照片,日本人却获利千万,期间到底暴露了什么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
石油,又被称为工业血液,在当代人类社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更是日益高涨。
对于我国而言,想要建设百废待兴的社会,自然也离不开原油的供应,尤其是在西方的封锁下,找到一块国土上的油田,也就是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1959年,一个让人鼓舞的消息也传来,大庆油田被发现了。
发现石油是一回事,开采石油又是一回事,在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以铁人王进喜作为代表的石油人,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就进入了全面开发建设的状态。
这个新闻,一度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轰动,长期以来,不少国际石油学者,都认为中国国内没有石油,而对日本人的造成的影响尤其之大,因为他们占据东北十多年,始终在致力寻找石油,如果大庆油田被日本发现,或许他们就不会南下太平洋,因此甚至改变二战战局...
来自日本的三菱重工,却想到了另外一个层面,当时中国国内技术不足,如果想要大规模开采石油,一定要从外界引进采油设备和技术人员,再加上此时对苏关系交恶,很有可能选择签下其他国家的订单...
因此,为了拿下这一块大蛋糕,60年代的三菱重工方面的相关专家,便开始分析线索。大庆油田的具体位置,以及地形地貌,国内对此都是语焉不详,三菱重工得到最有价值的资料,便是在1966年,刊登在报纸上王进喜这张著名的铁人照片。
照片上,王进喜穿得严严实实,戴着狗皮大帽子,高强度工作的时候穿着尚且如此严密,因此日本情报专家认为,国人油田的发现地,应该是在零下数十度的东北地区,而且应该是最靠北的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附近。
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再次发表了王进喜相关方面的报道,这一份资料在此成为日方的重要情报。文章上面介绍,“王进喜等石油工人,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没有专门的载具,竟然徒手将几百吨的采油扛到了工地。”
日专家因此认定,能够用手拉的方式来运送,距离大型火车站或者其他重要交通枢纽一定不远。
文章中又有一个片段写到,当王进喜来到一个叫做“马家窑”的地方,看见大片的荒地,高兴地说:“好大一片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
马家窑这个地名,在国内并不罕见,然而日专家很快就找到了日据东北时详细标注的地图,发现马家窑指的正是黑龙江海伦县的一个村子,经过对周围地形研究的判断,日本人认定,大庆油田应该是在马家窑南部位置,齐齐哈尔铁路的东北方向。
正是凭借这一点,三菱重工开始着手设计和打造适合大庆油田的采油炼油方案和设备,凭借提前做出的大量工作所提出的精确蓝图,成功于1966年中标,签下了和大庆油田方面的巨额订单。
日方凭借一张照片和一篇千字报道,发现了更多细节,因此获利千万,这也足以让人吃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32
暴露了国家当时处境艰难。同时也暴露了王进喜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32
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中国当时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的秘密。1、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2、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3、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33
暴露了当年石油工人的工作现状,需要用活人下矿进行采取石油。同时体现了当时石油工人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现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