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中关键词“仁”的含义的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5:2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11:18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与仁同在。”
我的理解:《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孔子认为对于君子而言,富与贵应当取之有道。举个例子,与你毫无关系的人给你一大笔钱,你消费的的时候心里会不舒服,因为这钱不是你赚来的。即使是贫困的人,在奋斗的途中也应遵守道义和仁义。一个人不管身居什么地位,身在何处,都应该有仁义的思想。
一位哲学教授说:这句话阐述了超越的“道”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一个“道、义、仁、爱”的世界,一个“功、名、利、禄”的世界。所有伟大思想、伟大宗教都要处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人这种“伟大存在者”,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类存在,都要置身其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存在问题。
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世界里,出于本性,人人都会追求不受饥寒困扰,能富裕自如的生活;同时,人们天生还追求卓越于他人,尊荣于他人,显耀于他人,比认识的人都要优秀。不管是小人,还是君子都会这两种追求。摆脱贫困,致富取位,是人人想要的。孔子不排斥这些,孔子也支持人要往上走。但孔子不支持不择手段来升官发财的人,而是支持那些用仁义、道义来升官发财的有高尚品德的人。
孔子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在富与贵这两样通常被一般人最看重的东西之外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道”,就是“仁爱”。当你有了地位和一定的资产的时候,你才有实力去捐款、去奉献爱心。
着眼于当今社会,追逐金钱、物质成为主要目标,见利忘义的事情层出不穷,主张重义,以合理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就尤为重要。这是这段话的另一层重要的内涵。最高的道义是超越于富贵贫贱之上的,既不是你一定会富贵的保证,也不是你身处贫贱就是与道义相伴了。而是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孔子把道义仁爱视为最高和终极价值,而不是把富贵视为终极价值。由此可见,这句话三观非常的正。
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处境,什么身份,最重要的就是仁义和道义。也就是为人善良实在,讲道理。一个人如果抛弃了仁义和道义,他必将失败、失势、破财、甚至丢掉性命。所以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仁义。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人品。仁义不能保证你成功,但一定会让你有良好的人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11:18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使*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