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事迹精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10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5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的*,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
闻一多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
童年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书劲儿着实赢得了家里人的一致称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5
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6
sile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6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的*,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
闻一多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
童年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书劲儿着实赢得了家里人的一致称赞。
回答者:升仙啦 - 魔法师 四级 3-30 20:21
--------------------------------------------------------------------------------
可以参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回答者:★雨儿§菲菲★ - 试用期 一级 3-31 20:32
--------------------------------------------------------------------------------
有一篇文章叫做《最后一次演讲》,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反动统治下不畏强权,实话实说的动人事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7
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政权的*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广大*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主义。他不仅反 对*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党”。从此,他在*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2 16:08
--------------------------------------------------------------------------------
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政权的*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广大*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主义。他不仅反 对*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党”。从此,他在*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参考资料:七喜2008 - 童生 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