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19:4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6:50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这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心理病态。
心理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别人为你付出的,即使仅仅只是搭把手的帮助也要怀有敬意与感激之情。更何况是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母亲呢。
有些人会说,我能有今天这个成就,靠的就是我自己的打拼和努力,我不需要感恩谁。对于这种人,我只想送出两个字:呵呵!你需要感恩的恰恰要比别人多很多,从你呱呱落地开始成长开始,难道你就不该感恩十月怀胎的母亲么?当你碰到困难时,又是谁是你坚强的后盾,难道你就不该感恩家里的那个透支不还款的“银行”么?
没有失去就不会知道珍惜,我们总是习惯了他们对我们的好,并且沉浸在其中,迷迷糊糊的忘记了回报与感恩,当我们渐渐的醒悟时,为时已晚。怀念那再也没有的可口家产饭菜,怀念那多少个深夜为你打的毛衣,怀念那张世界上最朴实的脸,惋惜只能用黑白照片来承载。
感恩的意义: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渐渐的会演变一种自私的心理,好像全世界都该为我付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这就得从父母开始,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感恩,更何况是他人呢。
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如何感恩: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感动是人体表情和肢体的情绪变化,这只是一个初始阶段,而施恩、报恩则是行为选择的结果,真正的感恩其实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
不会感恩的人是因为对认知上不够,一个人如果对于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行为不认可,那就无法达到一个感恩的彼岸。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小孩,他从小就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不爱他的,因为他的妈妈从小就给他下了“戒糖令”。所以他不理解,也不认同母亲的这种做法,所以就不会到达感恩的彼岸,至于为什么不给他糖吃呢,其实是因为他患有先天性糖尿病,他妈妈为了不让他从小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而自卑,所以一直不告诉他。
可见,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我们的行为习惯来平衡这五个心理因素,达到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这样才能不违背本心,做到实实在在的感恩,而不是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
其实,感恩很简单,也许就是一顿饭,一句话,一个拥抱,因为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动机,并不是索取回报,而是因为爱。所以我们的感恩只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
☆ 记住:感动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许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是我们要善于捕捉,施恩无意,报恩难。
☆ 抓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则亲不待,愚蠢的孝老计划,迟到的孝顺,遗憾着两代,可它无声无息的一代一代演绎着。抓住每一个机会,及时行孝。
☆ 表达:只想不做是扯淡,所以,我们要善于表现我们的感激之情,这样才能让对方明白对你的付出并不是白费的。
>>>云树作者:李毅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6:50
母亲,一个平凡繁琐却伟大的职业;母亲,人类第一位灵魂工程师;母亲,她永远占据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母亲,她永远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