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乎骤得中有没有通假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2: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6:50
“知不可乎骤得”中的“骤”应该解释为“骤然”、“猛然”,很多教材在此字的解释上有不妥。
“知不可乎骤得”是什么意思,其中的“骤”字怎么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这里‘不可乎骤得’的,是时光、光景,而非其他。”“‘骤得’者,频数得之也,把它理解为‘忽然得到’是不正确的。”“教科书注释‘骤得’为‘数得’,是对的,但..‘数’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频率高,而不是指获得的数量大,所以,‘数得’ 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多有所得’。”(《语文建设》2004 年第12 期《释“骤得”》)
要想弄清“骤得”的“骤”在这里当什么讲,关键是要弄清楚“知不可乎骤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东西是时光或光景。如果是时光或光景,作者一定会在句中明确点出。然而原句并没有说“知时不可乎骤得”,在上下文中也并没有出现“时”“良辰”“景光”之类的词语,因此又不能认为这是承上或蒙下省略。从这篇赋的全文来看,这一句不可能是说时光、光景“不可乎骤得”。
此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写这篇赋,不是单纯为了记游、写景,而是为了借景抒愤,借景发议,借景解忧。
赋的开头写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面对清风明月,饮酒赋诗,如遗世登仙。接着写乐极生悲,“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由此引出主客问答,并通过主客问答,怀古论今,畅谈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上引“哀吾生之须臾”诸句,便是那吹箫的客人回答苏子的话。苏子问他:“何为其然也?”(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