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5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8:43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吃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共同进献的糕饼后,中毒身亡。大唐的第五位皇帝,被自己妻子和亲生女儿合谋毒杀了。然而找遍史书,却并没有发现李显被毒死的直接证据,后来的皇帝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也并没有对此事作进一步的调查,案件可谓疑点重重。
从作案动机来分析,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有没有毒杀李显弑君的必要性呢?如果有,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欲取而代之的急不可耐;另一种是东窗事发后的狗急跳墙。如果说韦氏一心想要仿效她的婆婆武则天,也想着有朝一日登上皇位成为女皇,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护和照顾好李显,李显活得越久,对她越有利。至少对于韦氏来说,李显当时的死,是非常的不是时候,李显的死让韦氏的处境非常的被动。李唐的江山,才刚刚从武则天的手中夺了回来,天下臣民都还在欢欣鼓舞李唐江山的恢复,都还在翘首以盼李氏可以重振大唐雄风。这个时候,韦氏想通过杀死皇帝李显,自己夺取李唐的天下而称帝,无论从哪个方面,都绝无可能。
李显死后,韦氏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另立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实际操控朝政大权,等待有利的时机。但是李显死时,由于原来的太子李重俊造反被杀,新的太子人选都没有确定,也就是说韦氏想要的这个傀儡都没有找到,或者说还没有合法化。所以,李显死后,韦氏*息对外称皇帝病重,手忙脚乱地确定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以韦氏为首的后妃势力专权干政,在李显还在位时,打着皇帝的旗号,一切都名正言顺。但是,一旦李显去世,韦氏行使权力就失去了法理基础,李唐皇室的另一支重要力量,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联合势力,决不会轻易答应。所以,韦氏要想独揽朝政,甚至将来登基称帝,她必须要铲除李旦和太平公主这两座拦路大山。要铲除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势力,只能借助皇帝李显的力量才有可能完成。但是,李显去世时,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势力毫发无损。所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分析,韦氏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毒杀自己的丈夫,去亲手推倒自己的靠山。从韦氏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她的智商和*经验,绝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当年手段如此毒辣的武则天,都从来没有想过要通过弑杀唐高宗李治来篡位,自诩精明能干的韦氏,也决不会在这个时候,以如此卑劣不堪的手段来夺取皇位。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资治通鉴》上所说,韦氏与散骑常侍马秦客和光禄少卿杨均与有私情,害怕事情泄露,狗急跳墙将李显毒杀。如果仔细了解这段历史,细心地体会李显当时的心态,就会发现当时的李显,对皇后韦氏的私生活,已经是完全放任不管了。韦氏与武三思通奸,可以说是天下皆知,李显也非常清楚,但他并没有做任何干涉。有个事例最能说明问题,韦氏与武三思在后宫衣冠不整地玩*游戏,上朝回来的李显,还在旁边给她俩数*的筹码。
这种事情常人无法理解,但是分析李显的人生经历,也许就很容易理解他了。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几乎一生都生活的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之下。他在少年时,亲眼目睹了两个哥哥先后惨死在母亲手中。二哥李贤的那首《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一直以来就是李显的梦魇。父亲这棵藤上的瓜,已经被母亲摘掉两个了,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李治去世后,仅仅做了五十五天皇帝的李显,就被母亲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先是被拘在宫中,后来被软禁于均州、房州(都在湖北省)十四年。这十四年来,李显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每晚都被噩梦惊醒,每当听说京都有使臣前来,李显就准备自杀。在这段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只有韦氏与他同甘共苦,韦氏是李显唯一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李显因此对韦氏情义深厚,并向她许诺,如果有一天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军事政变,将他再次扶上皇位时,李显已经五十岁了。在他看来,自己在人世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好好享受生活才是重点。所以,他将朝中政务,悉数交给皇后韦氏,让韦氏与自己一同上朝听政,也不干涉韦氏的私生活,一心过好自己的快乐后宫生活。他与韦氏,是你快乐你的,我快乐我的,两不干涉。所以,另一种谋害李显的理由也并不存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8:4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8: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