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哪些地区的什么活动和面具有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5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7:51
萨满教的跳神,汉族的傩戏,藏族面具舞
前两个已经很详细了,算是补充:
【藏族歌舞说唱面具】
*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包括牦牛舞、卓舞(鼓舞)、折嘎、吉达吉姆等。
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主要流行于拉萨等地,由五人表演,领舞一人,其余四人扮演两头牦牛,与汉族地区的狮子舞相似。领舞者为牧民打扮,头戴白面具,类似蓝面具戏中的温巴面具,对面具无规范要求,因此现在也有戴蓝面具的。牦牛舞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
卓舞,在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流传。卓舞有山南和日喀则两种风格,山南鼓舞两人领舞,一先一后,领舞者戴白色平板面具,舞鼓人头戴长辫,舞到*时两手击鼓,身体左右上下翻转,长辫随之扫地旋转,气势壮观。山南卓舞的鼓较小,系在腰间,所以舞时动作幅度大。日喀则卓舞的鼓较大,鼓身又有长把,舞时鼓把插入背部腰带间。一人领舞,领舞者戴蓝面具,手握长柄吉祥箭,舞于园场中心。卓舞也多在大的庆典和吉日表演。
折嘎,最初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乞讨时的说唱表演,如今它已被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保存下来。在藏历新年的街巷里,在夏日的林卡游园的人潮中,或是在新婚的庆典里都有折嘎艺人的出现。折嘎艺人向人们祝福,人们向他赠送食物等。折嘎艺人走到那里,无疑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折嘎面具一向只是搭在说唱人的肩,偶尔戴在脸上,因此它只是配合表演的一种道具。折嘎面具一般质地粗糙,制作随意,但它是用最美的象征符号伴随表演者动听的祝福博得施主欢心,求得施舍。今天,折嘎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曲艺形式,在*的文艺舞台上大放异彩。
“吉达吉姆”是流传在后藏地区的一种抗灾歌舞,其内容、表演形式、面具道具都渗透着原始文化的痕迹。后藏以农为主,常遇雹灾,人们期盼降服灾害,夺取丰收。于是吉达吉姆应运而生。民间有专门降服冰雹的喇嘛,他们到外地以歌舞乞讨求食,并降魔消灾。吉达吉姆舞蹈为圆圈状,中心为打鼓人和放置供品。歌舞内容以表现人们耕作、纺织、生育等人与土地相依为命的生产生活的场面。最后舞蹈者举刀拉弓,将放置在场地旁的干羊腿砍断,表示将冰雹魔鬼制死。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断送糌粑、青稞酒等物品。
吉达吉姆一般由九个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庭辈分的大小排列,扮演父亲的四兄弟、母亲和四个阿扎尔(印度僧人),父母亲面具与传统藏戏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山羊皮制作,千周向外,分别以白、黄、蓝、黑四种毛色代替。吉达吉姆只能在受灾期间演出。
面具,一种让人看不到你真面貌的工具,让人看不到你的喜怒哀乐,看不到你的表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7:51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7:51
萨满信仰是一种原始的多神信仰,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种动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妈妈,又音译为“佛托妈妈”)。
据介绍,旧时,宁古塔满族的关、吴、赵、傅、杨、宁、阎、徐(满语多音节姓氏简化为单音节汉字姓氏)八大姓氏中,都有自己的萨满。萨满不是世袭,有的是族人推荐,有的是小时候向祖先神许愿,但都必须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萨满。
萨满在举行各种祭祀时都要祭祀,跳神是一种祭祀活动。代表人们对神灵进行祭祀颂扬。乾隆十二年以前的萨满分两类:一类为包衣察玛(即家萨满),一类为野祭察玛(即满族诸姓规范前的多种崇拜祭祀神)。
在萨满举行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这些满族面具,无论是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价值都弥足珍贵。由于满族萨满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萨满传世珍藏,外人很难见到。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远古时代,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信仰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慢慢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7:52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7:53
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