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2
“一山不容二虎”,但在汽车领域**的博弈之下,50:50话语权平等的合资公司却神奇地存在了多年。
从最初的风险共担,到1994年《中国汽车产业*》的规定,当历史的时钟拨到2022年1月1日时,汽车行业外资股比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于是,当*的压制消失,在合资车企股东双方的股权博弈中,迫不及待、蠢蠢欲动和如释重负轮番上演。一出又一出大戏,成为了岁末年初汽车行业引人关注的焦点。
1,那些迫不及待与蠢蠢欲动
在这场股权争夺的大戏中,最为积极的参与者当属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和大众。
在2018年*正式宣布将陆续取消汽车行业外资股比*一年之后,2019年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之际,宝马迫不及待地与华晨签订了股比变更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待到2022年**消失之后,宝马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50%扩大到75%。
当然,为实现这一目的,宝马必须加大对华晨宝马的投入以及对合资伙伴华晨的支持,例如:
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
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增加30亿欧元,用于沈阳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
与华晨签署500亿元的零部件订单……
而这也使得华晨宝马成为了众多合资乘用车企业中,率先宣布将进行股权变更的一个。
事实上,从*规定来看,在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之前,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在2018年已经取消,商用车的外资股比*也在2020年被取消。
于是,在华晨宝马之后,早就放话“考虑提升在华股比”的大众汽车集团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投资10亿欧元获得了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在新能源合资企业江淮大众中的持股比例至75%。随后,曾经的江淮大众也被正式更名为了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紧接着在2021年初,大众汽车集团又宣布在中国成立第二个持股超过50%的合资公司——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
在这家公司中,奥迪及大众的持股比例占到了60%,依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
不管是宝马还是奥迪,不难发现,在股权争夺大戏中,豪华品牌总是首当其冲。这当然并非巧合。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首先是由于豪华品牌的利润较高,股权争夺的吸引力自然更大。
其次,在豪华品牌合资公司中,中方的话语权往往不高。无论是品牌打造还是技术输出,中方的贡献都少于外方时,持股比例自然也最容易出现松动。
也正是以上因素的存在,当人们开始猜测下一个出现股权变动的企业将会是谁时,北京奔驰成了“呼声最高”的一个。
且不说从2018年开始,戴姆勒就曾一再暗示想要扩大在北京奔驰中的股比,落到实际行动上股东双方的博弈也是前所未有的跌宕。
就在12月13日,北汽集团突然发布一条消息,宣布在2019年时已经通过继续投资持有戴姆勒9.9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虽然没有多余的解释,但大部分业内人士还是认为,北汽集团选择在这个股比*即将消失的特殊时间点公布,或许正是为了北京奔驰的股比变动做铺垫。
在增持戴姆勒股份后,北汽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持股北京奔驰来划分利润,另一方面又能以戴姆勒最大股东的身份获得来自北京奔驰的利润,进而对冲潜在股比变动带来的风险。
毕竟在2021年上半年北汽股份(下属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和福建奔驰四大业务)903.75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北京奔驰的占比达到了97.4%,堪称北汽集团最大的利润奶牛。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当第一家合资车企——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时,据说当时的双方并没有对股比提出太多要求,50: 50的比例主要是为了方便统计。而且在当时,合资双方对这一项目也并不看好,五五开也有风险共担的因素。
只是后来,随着合资企业的增加和利润的增长,当股权比例直接影响到利润分成时,股比争夺的双方也开始虎视眈眈。
2,放弃与争夺同时上演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豪华车企的股东双方在利润的吸引下积极争夺股权的同时,舞台的另一方,主动放弃的戏码也在同时上演。
2021年11月,在合资近20年后,东风汽车集团最终决定将持有的东风悦达起亚25%的股权正式挂牌出售。12月21日,这一股权被股东方之一的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2.9亿元的价格拍下。
按照此前各方透露的消息,悦达也并非这部分股权的最终持有者。待到明年股比*取消后,这部分股权或将被转到另一股东起亚的名下。届时,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也将变为起亚75%、悦达25%。
在东风主动宣布退出的背后,是近年来东风悦达起亚低迷的市场表现。
数据显示,2020年东风悦达起亚共计亏损47.5亿元,而2021年前10个月累计亏损也高达26.12亿元。
对于股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