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古诗中“井底”究竟有何意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2:1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3:40
“井”因为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古诗文中与“井”相关的意象也就比较常见,尤其是闺情诗。闺情诗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往往以环境烘托、氛围营造等手法,抒写佳人之幽情暗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到井边汲水往往成了女子的分内之事,如《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宴》中有诗句“拜姑礼毕,提瓮出汲……”。又汲水是用以供饮馔洒扫的,所以井往往置于厨房附近,《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了汉元帝时童谣“井水溢,灭灶烟”可佐证。这样,井、灶就成了家务的代名词,也成了妇道之一。
同里共井,因井为市,井田、市井、井宿,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汲井属于女子的生活职责,井又常处于闺阁之畔,与帘栊、妆台一样,和女子的动静坐卧息息相关,难怪古代诗文中有关“井”的意象多,尤其是闺情诗中作为一种抒情意象大量涌现。下面谈谈与“井”有关的意象及其意象象征。
一、井栏,也称井干,是井上的护栏,石制为主。如白居易《府中夜赏》诗曰“樱桃厅
院春偏好,石井栏堂夜更幽。”民间所用的井栏简单雕饰便已足够,豪贵之家却往往大事奢靡。李商隐诗“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恨银床在井头”(《富平少侯》),就说明了井床之过奢,连不谙节俭的贵公子都知道可惜。在诗文中,还常常用金、银、玉等字来形容井床、井栏,倍增诗词的华丽富贵之象,如李白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二、辘轳,是汲水工具,转动时轧轧作响,在闺情诗词中,即有“惊闺”之意,如“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周邦彦《蝶恋花》)。词中说明闺中人为辘轳声所扰,深井搅动幽闺芳心,岂不怅恨?与这种春情萌动却幽闭深闺、相思成灰的意旨相契合,辘轳汲水,重复旋转,又衍生出情意绵绵、愁绪不断之意。如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三、桐井,井边植树可蔽尘、遮阴,井边所植以梧桐最常见,且为双株夹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梧桐是美好高洁的树种,常引来金凤凰,又暗含萧史、弄玉乘凤凰双双飞升的典故,所以也暗合了闺中人对美满姻缘的企盼。桐井的意象,则常有“悲秋”之意,助成闺怨。“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周邦彦《南乡子》)
四、桃井,井边还常植桃树。桃花正值春天开,桃井有青春正好,浓情蜜意之感。如王昌龄《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五、古人汲水多用瓶、罐等,如张籍《楚妃怨》“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瓶、罐用绳系着放下井中,如若绳断瓶落井里,产生意象瓶落井水,喻杳无音信之意,在闺情诗词中也屡见不鲜,经常用于思妇怀人的场景。
六、“井底引银瓶”意象。“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白居易长诗《井底引银瓶》中的意境后被元杂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作为情节发展的关键部分,从此“井底引银瓶”这一意象更加坐实。杂剧写千金私奔被误会为淫奔,以细丝系银瓶,放入井中汲水来试夫妻聚散。丝不断,便成夫妻;瓶坠簪折,便归家去。银瓶汲井,寓意执粗井臼。汲水不成,也就是中馈*,自然失去做主妇的资格。“井底引银瓶”意象也就与古代诗词“弃妇”主题息息相关,“银瓶落井”则比喻夫妇离绝。
以上是对闺情诗词中有关“井”的意象的考察、搜罗,也让我们看到“井”的意象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如何被逐步诗意化的。“井”已逐渐成为一个浸润着情感色彩的词语、一个具备丰富意旨的符号。
只找到这么多~但愿帮得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4:58
井底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井底之蛙,后来人们用井底代表自己的一番天地。或者困境。
温庭筠的《杨柳枝》是一首情诗,用井底代表情人天地。(自己的天地)
白居易的诗:井底引银瓶则是说明陷入困境,前功尽弃。
两首诗都是借用了井底之蛙这个出典,但是,意思是不同的。
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