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2:2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2:26
唐太宗李世民与隐太子李建成之间准确说应该叫储位之争,而不是皇位之争。因为李建成彼时只是皇太子,并不是皇帝;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首先获得的也不是皇位,而是皇太子之位。至于唐高祖李渊“禅位”,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争斗还有从太原起兵说起。隋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隋炀帝的表兄弟、时任唐国公李渊也坐不住了,于是在太原起兵,加入了争夺天下的洪流之中。李建成因为是嫡长子、第一顺位继承人,或许是李渊出于对这位继承人的保护,又或许李建成更加擅长内政而不是军事。因此,自太原起兵始,李建成便充当了坐镇后方的角色,负责后方行政性事务和军队后勤工作。而在前方率军冲锋陷阵的,则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原本一母同胞的这兄弟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李渊之所以短短几年时间便可以荣登九五,这两个儿子功不可没。
随着军事作战的节节胜利、一统天下的临近,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了。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继承人的名分早在唐国公时期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李世民在前方拼命,到头来打下的江山却是李建成的!很显然,李世民不乐意了。李渊为了笼络李世民这个儿子,让他继续为自己拼命,有意无意地在给李世民“画饼充饥”,给李世民编织着一个个可以成为*人的美梦!但是,在唐王朝正式开元建国之后,李渊却有翻脸不认账了,李建成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被册立为了皇太子,而李世民只得了一个秦王的爵位!
唐王朝虽然开元建国了,但是对外的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李渊还需要李世民这个儿子为自己冲锋陷阵。于是,又玩起了“画饼充饥”的旧把戏。虽然皇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李渊却又给了李世民建立属官的特权(原则上只有皇太子的东宫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属官),成立了天策府,甚至还给予了李世民自己筑钱的特权。李渊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用和东宫分庭抗礼这个画饼让李世民觉得自己离皇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从而激发儿子的无限潜能!而对于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争斗,李渊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人认为,这里面或许也有李渊想通过李建成、李世民相互牵制以稳固自身地位的原因。当然,这是小心眼的话了,毕竟是亲爹,利用儿子狗咬狗、自己从中渔利这样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实历史,纯属个人看法。
随着李渊的年纪渐长、唐王朝的逐步稳定,李渊对李世民的需要已经不是那么急迫了,反之继承人问题却变得相对重要得多!但是,这个时候,在李渊对李世民的长期纵容之下,李世民已经尾大不掉,而且与李建成的关系势同水火。于是,李渊想到了“削藩”!为了让李建成能够顺利*,李渊开始逐渐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或许李世民也预感到了什么,开始频繁派人联络山东豪杰,并表达了自己希望前往洛阳的愿望,企图以此避祸,同时以洛阳为中心发展自己的地盘!就在这个时候,时任齐王李元吉向李渊告发李世民的部署张亮谋逆!矛头直指李世民。李渊正愁没有借口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于是很快便拿下了张亮,严刑拷问。若不是张亮咬死了不松口,历史恐怕就要就此改写了。
见在张亮身上找不到突破口,李渊为了避免进一步激怒儿子、*李世民铤而走险,便释放了张亮。但是,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认清了父亲的真面目,指望老爷子传位是没有可能了。而且,老爷子还在着手削弱自己的实力,为大哥李建成上位铺路。同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对自己又步步紧*,欲除之而后快。最终,李世民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铤而走险”,作最后一搏!不久之后,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在玄武门内诛杀了一母同胞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派尉迟恭“通知”并“保护”李渊。李渊见大势已去,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后正式“禅位”,当起了太上皇。
或许有人要说,李渊是实权皇帝、并不是傀儡,玄武门之变时李渊为什么不调兵勤王?原因很简单,事起仓促,李渊事先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没有任何准备。李建成、李元吉被杀之后,猛将尉迟恭带着武器去“护驾”,李渊如果有什么异动,很可能立马就会身首异处。即便没有尉迟恭的威胁,彼时李世民已经控制了皇城,李渊在仓促之间想要调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李世民作为唯一活着的嫡子和唯一活着的成年儿子,皇太子之位只能是他的!加之李渊已经被李世民攥在了手里,原本跟随李渊的大臣也不得不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作出打算!更何况,关陇世家本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谁来当这个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根本没有谁会为李渊出这个头!于是,一切顺理成章,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贞观之治”的大幕正式拉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3: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5:1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