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0: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54
至爱此诗。因曾为此诗,悄然落泪。悲者,此为大悲。
十五岁,十五岁便离家远征。征夫守妇的离愁别恨,千百年来传唱不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常常便在行军休整的余暇,暗暗切切地思念,常常便有些什么烟云也似的迷障,模糊了回忆,看不清过往。红尘中,故事浩如烟海,却都已是故去的事。会想见母亲采桑父亲插田,想见爱妻纺纱儿女嬉闹,想见熟悉的酒肆里熟悉的人又在谈着哪个熟悉的旧闻。然而,举目空茫,只见许多许多和自己一样背井离乡踽踽独行的人,和自己一样在思念。
可是他才十五岁,还没有娶妻来不及生子。征兵,连年征兵。可这一仗仗打下来,已不复元朔、元狩的丰神俊采,已没了爱兵如子的大将军,亦不见一战封侯的骠骑营。有的只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战争,脱离了反侵略抗外侮的的热血沸腾,只剩下嗜血的凶恶皮囊,狰狞的状貌让人心悸。诸如李广利之流,真真不过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罢了。
或许他会听老资历的士兵谈起那两位战功彪炳的大司马,带着崇敬怀想当年瀚海的狼烟。然后他便会困惑,同样的皇帝,却为何不再体恤民心?更加困惑,战争,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到底是让人安享太平的途径,还是炫耀盛世的方式?
看着这许多人倒下,死去。不多时,那浑身的刀伤便会爬满了蛆。便会想到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父亲母亲娇妻爱子,也许仍在翘首期盼,每一餐都要在桌上多摆一碗饭,希望他们突然出现在眼前,给自己一个惊喜。而死伤千万,不是每一位烈士的家属都能得到朝廷的抚恤,而更多的,是在等待中苍老了一辈又一辈,标准降低再降低,到最后,只能含泪祈愿皇恩浩荡运尸还乡,也是痴想。
啊,只是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便牵扯出这许多,恍恍然戚戚然,六十五年过去,他在战场上耗了一辈子。无数次浴血拼杀,无数次九死一生,不过是为这所谓的天朝军威祭旗。血口迟早愈合,那些日渐风霜的思念才是真正的深痛巨创。
那么,一路征战过来,老天慈悲让他得能生还,也该万分庆幸了吧?纵是雨雪霏霏,也掩不住回家的欢喜。他要汇价,完成延误了大半生的爱,即使已届八十时日无多,能与家人相聚得一刻,便也抵了半世的凄凉。
道逢乡里人。他问,家中有阿谁?为何这一问,带着一丝预感的沧桑?
同乡定是不忍心说出口,欺他一个八旬老叟。手指处,是荒山坟冢,灵幡招展。
大惊,大怆,倍感天意弄人。家人竟都已在等待中故世,那碗为他准备的饭,只有乌鸦来尝。松柏森森,他的家人仍在守望,冀盼着哪一天,他得以来到他们身边,却是阴阳永隔,再无法相见。
也不缓冲一下,让人稍稍释然一些,便跳入下句,院落荒芜。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动物不懂人情,竟原来未尝不是上天恩泽!
不谙世事不经风雨,茫然而来惘然而去,从未想去参详人间,便不会自寻烦恼,不会空恨那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庭中谷、井上葵,已然在昭示又一个轮回,孰知这庭院,何时会变作无名山冈,又闹出些孤魂野鬼的传说?八十岁的他,当是无言。
颤巍巍地,将这些杂生的谷物拔去,拿惯了刀剑的手,干起农活来竟微微发抖。然后,许是出于一种思维惯性,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可也未曾想,弄这羹饭,一个人怎吃得完?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在我看来,直是千古伤心人语。在他身前横亘的是死亡,是岁月,是命运,这些冷硬的高山壁垒悬于顶上,淮海、小山的际遇如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捧着热气腾腾的羹饭,心却历经烽火离乱,寒意刺骨,心田已涸。
出门,东向望,不知是望向何方,也无人可望。凄凄惶惶间终于意识到有些什么已一去不复返时,终于——
泪落沾我衣。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3224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