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教练》《ET外星人》电影的评价,一千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0: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53
《ET外星人》
有没有想过,如果突然有一天,一个外星来客出现在地球上,出现在你生活的小镇里,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战争爆发,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你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
那一夜,艾里奥特骑着他的小脚踏车,载着E.T.从树梢飞过。天空蓝得近乎奇异,背景里有硕大浑圆金黄明媚的月亮,还有繁星满天,风声潇潇。艾里奥特的衣摆在风中飞扬。我看不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听到清脆笑声自耳边响起。
我的笑声。异常少有的开怀、肆意、张扬。一瞬间的喜悦,珍贵如斯。
你听见了吗?
鲁迅先生说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国人。我把它放大了,地球人也向来喜欢把所有外星人想象成穷凶极恶之徒。好象只要有外星人的出现,都会迅速演变为一场灾难。
也正是如此,艾里奥特与E.T.的相遇才显得弥足珍贵。这一次,人类的小孩居然成了故事里的强者。
我无法忘记当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灵魂终于交汇的一瞬间。那眼神里,有害怕,有好奇,但更多的,却是对彼此的信任,想要关怀彼此的勇气。
或者,一个对人世并不十分了解的小孩,却试图教会他的外星朋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法则。而E.T.站在一边傻乎乎地睁着大眼睛,表情充满了未知的疑惑和莫名的渴望。
我不想说更多细节了,总之他们在一起这样快乐,就象最初,艾里奥特送给E.T.那一小把五彩缤纷的巧克力豆。世俗之人也许认为这一文不值,可是你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连大人们都显得那么可爱起来。
比如那个和小艾里奥特有着同样儿时梦想的科学家。
比如在万圣节装扮成猫女的走路姿势招摇得叫人哑然失笑的单身母亲。
比如艾里奥特一脸酷劲的哥哥,如果他也算半个大人的话。虽然平时的他总是以欺负弟弟为己任,可是在拯救E.T.的行动中,他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当然,还有那些负责追捕E.T.的家伙。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认真,可是其笨拙的姿态让我不妨大胆的猜测,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真的抓住E.T.。
所以当面对着众人阻隔,小伙伴们的自行车腾空而起的瞬间,我并没有觉得忽然松了一口气,这样的结局是我早早便知道的。不过,我仍然感到无限喜悦。我看着他们飞过小镇,夕阳火红而灿烂。那些从上而下看到的小房子,前所未有地美丽。
这个特效镜头拿到今天来看,简直粗糙得不值一提,可在我看来,它的意义重大无比。那是对勇气,对善良的嘉奖和肯定。从他们飞上天空的一刻起,我就知道,他们的一生,都将拥有真诚和善意,并且,相信奇迹。
故事的最后,E.T.返回了飞船,尽管有诸多不舍。我不知道在回家的漫长旅程中,他会不会回想起这一段奇特的经历,回想起那个天真无邪给他吃巧克力豆的小孩,然后,面带微笑。我只看到飞碟远离时,划出的那条绚烂彩虹。
故事就此完结,生活还要继续。
E.T.不只是在电影里,还有你。
你太执着,你太痴迷,你太看不开。
你总是高傲地扬着头,你总是逃避他人的目光,你总是一个人躲在黑暗的角落看电影,你总是在睡觉时蜷缩了身子……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外星人。
是。你把自己保护的那样好,不会被任何人伤害。
可是。
你还记得,上一次你看见灿烂星空,是什么时候吗?还有,萤火虫。
你还记得,上一次你幻想张开翅膀,是什么时候吗?接着,飞跃长空。
你还记得,上一次你笑得义无返顾,是什么时候吗?然后,忘记伤痛。
你可以独自坐在黑暗的光影里,看那个人类小孩与外星生物的故事。你在别人的梦境里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可是,你再也找不到你的艾里奥特。
除非,你此刻关上电脑,走出去,走进汹涌的人群里,向陌生人微笑,与朋友们热切交谈。
除非你感受到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美好。
你有没有听到Louis Armstrong唱,What a wonderful world。
如果你抬头,就会发现,夜空里已经有星星开始亮起来了。
PS——
我总共看过两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另一部是《世界大战》。你想笑就笑吧。谁叫斯皮尔伯格最辉煌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
事到如今,亨利·托马斯都老了吧,连彼时年幼的德鲁·巴里摩尔都在星光大道上有了自己的星星。自私地庆幸着亨利·托马斯在成年后没有大红大紫,这样很多人就可以继续怀念那个曾经清澈明朗的小孩,一如怀念自己的幼年时光。
斯皮尔伯格也老了,他现在的每部作品都充满了野心,比如《世界大战》,这次外星人真的要毁灭地球了。听说这片子的由来是老斯的*作,这个消息让我唏嘘不已,就好象看到曾经执导过《碧海蓝天》、《地下铁》等片的吕克贝松的名字出现在那些滥俗的商业片里一样。我多么希望斯皮尔伯格心底里关于外星人的梦想,永远都只存在于艾里奥特和E.T.美好情谊中。
最后说一遍E.T.,虽然他傻头傻脑的样子简直就象一个2B。单以形象而论,他当然比不上《星球大战》里的尤达大师,或者《指环王》中的咕噜。可惜尤达大师实在太过完美,而咕噜身处的环境又十分特殊,只有E.T.,他以真实世界里的弱者形象进驻到所有影迷的内心深处,并且让我们知道——
这个世界满是希望。
《卡特教练》
虽然我不在美国出生也没有很小就到美国去打球,但是对于美国各个社会阶层的接触和我个人在中低层社会的桀骜不驯使得我有理由去评论这部电影带来的关于美国社会的那些让我思考的东西。我要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甚至是篮球以外的看法。
和电影里的运动员们一样。我也在美国的高中运动队里当了四年的学生运动员。也就是电影里所谓的student athlete。而在我的高中生活之外我也利用闲暇时间去打club sports一类的。对于美国很多城市的黑人区甚至是*击案经常发生的地方我也都走过。在club sports的队友的朋友和电影里卡特教练所说的一样。坐牢的坐牢。被*杀的被*杀。整个篮球队24个人中有6个因为各种原因不在人世。而这在罪案云集的圣路易斯、新泽西州的Camden、底特律及其周围地带和南北加州Richmond (电影的地点)、Oakland,和大家经常在说唱里听到的Compton已经不算特别多了。当年Snoop Dogg的队友一半以上都被*杀。而只有1/7现在在社会上做很低薪的工作。
这部电影既然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拍的,那么里面的内容在我看来虽然稍有一点儿夸张但是大部分都可以反映现代街区 (这里种族分化为黑人所谓的hood) 社会的问题。卡特教练本人是黑人。而他也就年轻黑人的坐牢率等等给出了很多数据。虽然这些数据不全是正确的,但是很接近的数字足以反映问题。我本人有很多黑人朋友。我的室友是黑人。我平时跟出去吃饭的也是黑人。我的一些技能师傅是黑人。甚至我的女友都是黑人。所以我想就电影里反映的种族问题说一些细节。
电影里对于Richmond这个小地方的摄像 (其实部分地点不是) 让一些Eminem的粉丝们会想到底特律的8 Mile Road。我本人两个地方都去过。这种下车就可能被无原因*扰的地方是低层和中产的分界线。电影如此刻画Richmond也是为了营造一个低层街区社会的气氛。这些街区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长那个样子。但是突出这些有非主流社会的特点的建筑和装饰便给人一种感觉。包括街上的人的*交易。我也看见过,接触过,甚至参与过。这些是黑人街区非主流社会中的主流。是他们寻找乐趣和快速得到大量的钱的一种方法 (看是买是卖)。但事实上也许就如一些人说的,这种寻求快乐的方法不一定是”健康“的。
卡特教练对于n**** (不知道的话请搜索N-word或看电影就明白了) 这个带有歧视意义的词表示不满。而在黑人基本各个层次的社会里,这样叫对方事实上不一定就代表着贬义。这个电影里描绘的低层社会里这个词非常常见。因为年轻的黑人用这个词来称呼自己的朋友表示很铁的兄弟。黑人中产社会里也有人这样称呼自己的伙伴。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这个词特别敏感而甚至痛恨。就像卡特教练。历史上n****是白人奴隶主用来称呼他们认为比自己低等的黑人的词。现在黑人泛滥使用这个词的深层含义不但是表达自己的兄弟心,而且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压迫的反击。你不是叫我n****么? 那我就这么叫自己! 80, 90年代的说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这些历史使得这个词表面看起来有了一种对黑人这个种族的empowerment。但是痛恨这个词的黑人也没有错。因为历史难以就这样让它过去。其实我的黑人朋友们有时候也这样叫我。但是我绝对不会在他们面前说这个词 (根据语境有的时候还是会说的)。卡特教练对词的痛恨这个反映的是高层社会和保守派喜欢讨论的素质和道德问题。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在黑人高层社会没有人用n****叫对方。
说到黑人群体中的阶级分化,一个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所谓的黑人中产阶级 (Black Middle Class) 是否存在?
队员在大巴上被教训的时候Cruz问教练难道winners不是他想要的么。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深思到底什么是winners和到底卡特教练要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是winners而且为什么篮球是privilege都不是一两个字可以概括的问题。教练这个时候却没有说话,仿佛是肯定了Cruz的说法。但事实上,我个人觉得这是可以留给观众们思考的悬念。
在美国携带*支的前提除了必须是美国公民 (当然了你要是想的话还是可以摆脱开这条规定的) 和18岁以上以外就是要从来没有犯罪前科。美国人经常掏*而不开的原因第一是起威慑作用,第二是起自卫作用,而第三则是一个人犯我我犯人的概念。在美国嘴仗很常见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旦一方先出手另外一方便有足够的理由来打对方。低层社会、公立小学,都是这样。而在中国好像打小架常见得很。脑子一热甚至可能抓起旁边修鞋的鞋匠的锥子来进行恐吓。若在中国合法*支那么也许真的会变得很乱 (谁知道呢)。回到美国。即便如此,*杀的现象依然很常见,而最后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不是被杀就是进监狱。其实美国很多*都是吃干饭的。破案能力差得惊人但是却像中过的*一样施行暴力。美国街区的一部分黑人一旦在任何情况下*杀了某个人,他们的想法首先不会是恐惧。这是一种麻痹作用。每天穷困潦倒却没有足够的精神支柱的生活可以慢慢地麻痹自我。再加上街区外其他种族的不友好,思想是可以被扭曲的。这些形成了一种循环,病态地影响着街区黑人的每一代 (有兴趣请搜电影Menace II Society)。
我们还看到第一个站出来帮Cruz做俯卧撑的是Channing Tatum,一个白人。这是个引发争议的细节,仿佛这部电影在进行歧视。因为一个讲述主要是黑人运动员的电影里让一个白人去当开启帮助队友保持团队精神之门的那个人似乎反过来会让很多人否定黑人,觉得他们没有白人无私或者有团队精神。虽然我个人的看法是制作电影的时候只是一个运动员来体现这些精神,但是我完全理解这个细节能带来的争议。就像很多其他电影细微地对于黑人形象的扭曲或者白人形象的美化一样。
美国梦 (The American Dream)是在美国所有种族之间不断的话题。直接关系到挣钱。在黑人街区里工作挣钱也许都是顶端了。记得有一个叫Gangsta Rap的组合在他们的一首蛮搞笑的歌N**** N**** N****里有一句词:"Why you ain't got no job? 7 dollars an hour won't feed my dog!" 挣钱和上进心有一定的关系。而在街区,那些上进的心在我上面提到的思想的扭曲和病态循环中也就渐渐消失了。而这部电影用高中生的故事来说明体育训练的时候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有寻求上进的心。卡特教练就黑人数据说事儿的细节又追溯到这个品质:你是否想比你们的父母强? 在中国上进心和奋斗是被珍惜的宝贵品质,是值得尊敬的。在美国的高层社会,比如我的私立高中,不合群而勤奋拿好成绩的亚洲人们依然受到足够的尊敬。虽然不是青年人之中最流行的那个*或者天仙少女,但是也会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相对公平的待遇。即使种族歧视并没有结束,很多亚洲人们也可以忍气吞声地去用上进心来努力实现美国梦。但是低层社会的人会很容易就被高层社会的人认为他们是很不咋地的社会渣滓。在这种情况下,能从街区社会走出来的人,比如卡特教练,就提倡上进心和勤奋。这样做的原因是这些黑人孩子在社会中得不到足够的照顾。他们生下来就因为他们的种族和肤色而没有白人可以有的一些特权,所以勤奋上进是唯一可以让他们有可能得到一些机会的方式。很多亚洲人,当了解自己不是白人而不一定会被照顾之后,用同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梦。
这部电影虽然看起来是一部很老套的励志电影,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好多好多。虽然这部电影还不足以改变一个种族甚至一个社会,但是它反映的现象和倡导的改变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人放松的心态有的时候掩盖了他们的感情,也使得卡特教练这部电影在他们眼中成为非主流。美国是一个逻辑和理性大于感性很多的国家,而这也在美国人平时听的音乐里看出来。我亲口听见过我一个牙买加裔的黑人朋友说:“A lot of people don't like this song 'cause it's sad." 崇尚逻辑我觉得可能每个社会都会有,而且也是件好事情。但是美国为什么很多时候这么反对感性呢? 也许Frantz Fanon写的一本叫做Black Skin, White Masks的书可以给一种解释。
希望本人不才的评论和描述可以给观众们带来一些启发。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他甚至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而拖到今天才写影评也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很多电影里的小细节。
美国是一个有原则的国家。但是却是一个滥用民主的国家。这个国家事实上并不民主,但是他所拥有的原则足以使适应社会的人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如何适应社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适应什么样子的社会,则是人自己的选择了。美国人的典型特点也隐含其中:不干涉你的选择。给你自由做自己的决定。
我还在思考:真正的民主存在么? 适应主流社会会失去什么?
感谢豆瓣。感谢观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