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1:10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曾经,我们给她的历史功绩是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最近,她也被请出了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教材编著者称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的消失,是新教材删除了“汉匈战争”相关内容的结果。对此,王昭君说,删除“汉匈战争”她管不着,让冒顿、卫青、霍去病等人消失,她也管不着,而她本人自己的“消失”感觉轻松不少——嫁个人怎么能嫁出半个世纪的和平呢。
王昭君说,她嫁匈奴是想要跳出宫女角色的结果,而她身上的历史光环,不过是后世文人“追加”的结果,与史实不符,2000多年来,她一直想要甩掉这个包袱。现在好了,别人替她把这包袱给甩了,她终于给安心地睡个好觉了。
王昭君首先说,嫁人是一个妇女的权利,当初,她到汉宫多年见不着皇帝的影子,后来,听说匈奴的单于来汉朝娶媳妇,她就报名了。嫁给匈奴的匈奴的单于与见不着皇帝的影子相比,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幸福。王昭君说,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早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和亲是带不来和平的,汉代、唐代先后有十多位公主和亲,有些还是正牌公主,但也没听说谁带来和平的,而所谓她和亲带来的和平不过是个巧合而已——那时,匈奴已经被打得不行了,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又帮助南匈奴收拾了北匈奴,一方面匈奴惧怕汉朝的武力,另一方面他们确实也在草原上折腾不起来了。和平从来都是用拳头打出来的,不是靠女人带来的,她嫁匈奴后半个世界的和平,当然也是汉朝人打出来的,与她本人没有多少关系。而把这件事儿当个事儿地说出来的是元代诗人赵介。
赵介认为她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她的故事因此成为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她说,事实和史实都是清楚的,没有霍去病等汉代名将浴血奋战,击溃匈奴,就是有成千上万个王昭君和亲匈奴都不会带来汉匈的和平。她说:“我一个女人,在这边地位有限,也就匈奴的妃子,还不是正妻,正如史书上说只能教匈奴人织织布什么的,怎么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你们说我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加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这确实抬高我了,抬高得让我受不了。”她说,如果当时匈奴还有汉初那个实力,他们还不将边塞闹翻天了。无论如何,因为她和亲而带来半世纪的和平都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王昭君接着说,文学就是文学,历史就是历史,把她从教材删除,就是把历史中的文学水分剔除。中国人总喜欢把文学当历史读,读着读着就把文学与历史给混淆了,甚至把文学看得比历史还历史。比方说,把《三国演义》当历史,把《岳全传》当历史,甚至把《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都当历史,比方说研究和她一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靠的基本就是诗,白居易等人的诗,可信度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低。
她说,在汉代的正史里,出现关于她的记载,其实就那么几十个字,汉代的正史甚至到最后把她“忘”了,以至后世的人们研究她在匈奴到底嫁了几嫁、活了多少岁都得靠野史,也让她的死有了服毒自杀说。又说,那个《报汉元帝书》其实就不是她写的,因为有这个东西的时候,汉元帝已经去世两年了,而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事,更不可能把它写得那么露骨。(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这都是那些文人们总得她在匈奴那边生活得不容易,才搞了这么个角色,还有被称为她个人作品的怨词也是这么个角色。(怨词: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说,再不容易也比待在汉朝皇宫里的好,女人总得是要嫁人的。呼韩邪单于死后,她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她不能接受,想到了回来,但汉成帝令她遵从胡俗,她只得下嫁。她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即须卜公主,小女即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她自此寡居。但有人因此说,匈奴又让她再嫁,她不愿从胡礼,最终吞药而死,这都是历史被文学化的结果,不可信的。
王昭君最后说,现在,仅她的墓地就有三处,一是内蒙古昭君墓,座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山西昭君墓,位于晋西北与内蒙接壤的朔州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河南昭君墓,是位于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西的一古冢。她说,她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墓地,主要是因为后世对于民族团结与和平安定的向望与纪念,这个没有错,但应该把“追加”在她身上的和平功绩还给那些历史上真正为和平做过贡献,甚至流血牺牲的人们,比方说卫青、霍去病以及窦宪、耿秉等人,而不是她。她最后补充说明了一句:“把卫青、霍去病与我和冒顿从教材里悄悄删去,真是太不厚道了……我与卫青、霍去病不可同日而语啊!”(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1:11
首先,她是历史上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落雁”。
王昭君是一个伟大博爱的女子。作为和亲宫女,她自愿和亲。在那个主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社会,女子一直都是嫁于同村或者邻村年龄相仿小伙。而王昭君不仅是世上四大美女之一,在四大美女中,唯有王嫱(王昭君)是没有收到任何外力的威迫,她自愿远嫁匈奴和亲,去了那个只重权势和利益酷似冷血动物的匈奴统治地域。在那里,单于的妃子也只是一个训练属下的箭靶而已。她自愿远嫁匈奴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为了和平大义,甘愿做了*的附属品或牺牲品。
她更是一个时刻眷恋着故土而又充满着无奈气氛的人。和亲后的两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即使两年的时间,她依然时刻想着故土,在单于去世后,她心中一定重燃了回到故土怀抱的信念,想念那里的风土人情,想念那里的亲人。后来汉成帝王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即使处在当代,应该没有人能够接受这种风俗制度。
她是一个适应力极强的女人。如果生活在现代,我相信她一定是一个职场适应力极强的人,能够适应任何艰难的环境,并且可以在艰难环境中快速成长的人。她嫁给了韩邪单于的长子,并且获取了他的信任,与其共同生活十一年,并育有两女。
王安石的《明妃传》站在了一个人道主义的立场,完完全全的表现的是王嫱的无奈、寂寞、哀伤。作为一国之宰相,,这首诗里没有一点儿官腔,闭口不提“忠君爱国”之类的大道理。来感受一下《明妃传》
《明妃曲》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恃。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1:11
王昭君和亲远嫁匈奴,历来被认为是件极其悲惨的事。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近代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近代昭君出塞后,结束了匈奴与汉朝的百年对抗,北方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而且昭君的子孙后代也为匈奴与汉朝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