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晋州合并村有几个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4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7:54
凡庄,丁庄,赵村,刘庄,姚庄,陈庄,张庄,秘庄,宋庄,古城,塔上,李家庄。河北省按照优化村庄布局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对村庄发展定级定位,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整村推进,对保留村、中心村、撤并村实施分类指导、规划和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0个中心村(由5000个村合并成)。
凡是参与到其中的农民或将可以享受到3大好处:
1、住进国家统一规划好的住房内,周边基础设施完善,住房条件改善了;
2、人居环境更好了,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
3、合村并镇之后,农村土地可以集中利用,统一开发,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合村并镇之后农民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甚至包括就业都要比现在强很多。
扩展资料
不同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就比如有些地区,即便是国家再怎么扶持,拨多少资金,依然解决不了发展难的问题。所以,对于那种资源欠缺、地理位置不好的村庄,一般采取的方式就是搬迁撤并。也只有对这些类型的村庄进行统一的安置与部署,才能让乡村全面振兴,才能让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户尽快从贫穷当中走出来。
无论是拆迁撤并还是合村并镇,都需要遵循一个前提条件,即农民自愿。如果农民不同意,任何人不得强制。这一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当中就有明确指出,“农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州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7:54
好像没有听说有合并的事
河北晋州风土人情
具体区划是:晋州镇辖21个行政村;营里镇辖12个行政村;总十庄镇辖总十庄、河头村两片,总十庄片13个行政村,河头村片8个行政村;桃园镇辖桃园、周头两片,桃园片14个行政村,周头片10个行政村;马于镇辖马于、杨家营两片,11个行政村;东卓宿镇辖东卓宿、陈家庄两个片,东卓宿片15个行政...
晋州简介
赵魏乡位于县城西南,赵魏村因其历史上的赵、魏两大姓氏而得名。庞表村名字源于庞召和表业两个自然村的合并。南古底和北古底是因滹沱河而得名,高疃和赵八庄则未详。茹家寨和楼底村名与明朝历史事件有关,邵庄则由两个同姓村庄合并而来。东卓宿乡和东石村、西石村等地名体现了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
晋州镇的区划
晋州镇辖东关、西关、南关、东街、西街、中街、秘家庄、宋庄、塔上、西李家庄、古城、十里铺、善里、丁家庄、樊庄、赵村、杨家庄、张庄、刘家庄、姚家庄、陈庄、东宿、东张村、宿村、元头、雷陈、留村、于家庄、北张家庄、教公、小铺、赵魏、庞村、孙家庄、东子城、西子城、北古底、南古底、高瞳...
谁知道河北省晋州市营里镇鲁家庄村的历史?
?年,晋州市辖8个镇、2个乡,224个村委会、16个社区居委会。
有谁知道晋州传说
七给:清代,村庄有7个村口,连通7条通往外地大道,且村形似鸡,故名七鸡,后改写为“七给”。光灿:无 长召:无 万庄:唐代由几个小村合并而成,为表数量之多,故名万庄。彭召:无 五、营里乡:驻地营里村,位于县城东南23.5公里,处县境最南端。东与辛集市接壤,南与邢台地区宁晋县相连...
晋州的基本简介
辖12个行政村。赵魏:南北朝至唐朝,赵、魏为县内两大姓,此村为唐大臣魏征故里,故名赵魏。庞表:原为庞召、表业两自然村,表业系唐代魏征的别业。民国23年(1934)合并得其名。孙家庄:因孙氏建村而得名。东子城:原与西子城为一村,名紫城。为隋朝廉平县治所。后析为东、西紫城。后将“紫”简为“子”。西子...
总十庄镇简介
行政上划分为21个行政村,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万人,镇财政收入稳定,达到每年1200万元人民币。总十庄的名称源于明朝时期,由总管庄和十字路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民国30年(1941年)两村合并,从此得名。镇人民政府设在总十庄的兴镇大街6号,邮政编码为052260,是当地的重要行政中心。
河北省晋州市祁底镇祁底村是一个地吗?
祈底是个乡不是镇,祈底乡是整个乡的名字,祈底村是乡里的一个村。不过现在祁底乡和槐树乡合并了现在该为槐树镇.
辛集市邮政编码
辛集市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州市为邻,南与冀州区、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辛集常住人口为594628人。辛集市总面积951平方公里。辖7乡8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44个行政村。历史沿革:1949年10月26日,辛集市改为辛集镇,直属...
辛集市的历史
辛集市各乡镇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四个出处。 一、与滹沱河有关。 旧城: 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