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什么学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7 02:3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7:51
成语什么学步:效颦学步、枉辔学步、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拼音:hándān xué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秋水》。
《庄子·秋水》载:战国时有个人到赵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别人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枉辔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wǎng pèi xué bù,意思是错误地模仿别人。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外地人很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用心观摩、效仿、练习,后来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只好爬回了燕国。
效颦学步,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o pín xué bù ,意思是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出自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颦学步从人脚跟走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7:51
邯郸学步

【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123
【含义】
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学步:学习走路的姿势。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
【解析】
“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都形容胡乱模仿别人。“邯郸学步”强调学习别人的,忘掉自己的;“东施效颦”强调生搬硬套。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仅仅上面谈的这些,就足以见何以模仿之作一般在艺术水平上是比较低的,甚至不成样子,‘邯郸学步’一语,何以引起历代优秀的艺术家们那样多的警惕了。”
【出处】
①《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②宋·姜夔《送项平甫倅池阳》:“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近义词】
①东施效颦
②寿陵失步
【反义词】
①标新立异
②取长补短
【另见】
①学步邯郸
【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7:52
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成语:邯郸学步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滥竽充数,汉语成语,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
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更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然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其近义词有前后抵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