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6 18: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28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一条小船泊于上海滩南码头。 船主是位老艄公,身强力壮,每天总在码头空地上习武卖艺。他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精,居然还能双手举起船上两只各重30公斤的三脚铁锚,舞弄如飞。老艄公一时名噪沪上,不少练武爱好者前来 拜他为师,老艄公皆乐而收下。后来老艄公离去,但他的许多门徒仍在码头空地舞弄三脚铁锚,然而他们无一达到老艄公那般炉火纯青的水平。于是,人们便戏称某种技艺懂而不精的人为“三脚铁锚”,后简称为“三脚锚”。“锚”、“猫”谐音,日久,“三脚锚”就被传为“三脚猫”了。
其它典故:“三脚猫”这句俗语,早在宋代已见于记载,《百宝总珍集》中说:“物不中谓之三脚猫。”明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张明善讥讽诗:“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这里的“五眼鸡”是指周文王,“两头蛇”是指诸葛亮,“三脚猫”是指姜太公。这些訾议,无非是揭他们的短处,说他们的坏话而已。在这些訾言中,惟一留下来的,便是“三脚猫”一句,为今人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