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5 02: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1:50
季扎,春秋时期吴国皇族。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出自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扎和郑国著名*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韩宣子、赵文子、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成韩、赵、魏三国。
《史记》记载,季扎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扎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扎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扎:“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扎在吴姓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仲雍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姓的著名郡望。
季扎死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还有四处季扎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书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吴姓子孙以太伯、仲雍、季扎三位先祖而自豪,后世吴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的德行和风标。
吴国四公子季札的故事
春秋时,吴国四公子季札,也就是史称的“延陵季子”,受吴王寿梦所遣出使鲁国,路经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设宴相请。席间,徐君见季扎所带的佩剑非常精致,眼中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季扎也看出了这点,只是出使鲁国,这佩剑有着权仗和礼仪的作用。于是,心中下定主意,在出使归来之时,自己一定要将佩剑赠与徐君。
待季扎出使鲁国归来,不幸徐君竟已溘然过世。季扎心中悲恸,便带了随从到徐君的墓丘前凭吊。祭奠完毕,季扎随手解下佩剑,毕恭毕敬地挂到了墓旁的松树上。随从不解地问道:“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扎对曰:“始吾心已许之,岂能以死背吾心哉!”言毕,不无黯然但却也坦然而去。
这记载于《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一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而唐代大诗人杜甫即有诗句云:“把剑觅徐君”,所用的就是《史记》所记的典故,来表明他自身跟宰相房琯那生死不二的友情。
其实,那时的徐国还不是现在的徐州,它可能位于徐州之南百余公里的泗洪。大概在明朝的时候,徐州知州宋诚,感其季扎挂剑之诚信,借两处地名皆为“徐”字而穿凿附会,在徐州另筑了挂剑台,铭刻《挂剑台事实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