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哲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0 20: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55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一首儿歌唱出了人们对小燕子的喜爱。
燕子的北归也许并不是因为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就像秋末冬初燕子南飞,也并不是因为北方的酷寒,而是酷寒的环境之下蚊虫都失去了踪影,以蚊虫为食的燕子只有寻着赖以生存的食天迁徙。这仿佛毫无诗意美感,但这是现实。
燕子,在中国古时被称作玄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 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可见,不仅是商人的生命图腾,就连秦人的祖先也与玄鸟有关。
这局限于人类当时对世界的认识。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观察到了燕子每年秋天“集体失踪”这个特点之后,坚持认为燕子是和刺猬一样冬眠去了,还有模有样的考证到燕子冬眠地就在河滩下的泥巴里。这个理论作为主流思想流行了接近两千。直到18世纪,一位瑞典鞋匠突发奇想,给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腿上捆了一个小条,上边写着:燕子,你是那样忠诚请告诉我,你在何处过冬?第二年春天,鞋匠终于等到了燕归来,而在燕子的另一条腿上,也绑上了一个小条,上边写着:它在希腊雅典,安托万家越冬。你为何刨根究底打听此事?
这个故事也说明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中国诗人抓住此特点,寓情于诗,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的讽刺。同时,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而燕子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生存之道。鸟兽多栖于山林,而燕子却有人迹堂前筑巢。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燕子的传说,譬如家屋中有燕子筑巢说明家庭和睦幸福,而争执吵闹的家庭却难有燕子落脚。所以多有人家喜欢燕子栖住,即使偶尔有异物落下,也嘻之以“天粪”(谐音天分)。可见,燕子也是择善地而居,既不能离人太远,也不能太近。尽守本分之道。
有另一种鸟类也与燕子有些相似,却不得人们喜欢,那就是雀。家雀如燕子般离人最近,也在檐下搭窝,却经常被驱赶或掏窝。有一个传说,玉皇大帝让燕子和雀往人间送种子,雀不仅吃掉了自己衔的种子,还骗走了燕子的种子,所以人们喜欢燕子而嫌恶家雀。实质却是燕子吃蝇蚊等昆虫,是人类的益鸟,而雀类偷食人类的粮食,是害鸟。当然也有雀类因为有绚丽的羽毛和动人的声音而讨人类喜欢,譬如金丝雀,特别讨达官贵族们的喜欢,成为被豢养在美丽笼子里的宠物,有所身价,却也远远不比人们对小燕子的喜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你不能说是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这是燕子的生存之道。富丽堂皇延绵数里的王谢宫阙,远不比田埂阡陌捕食来得容易。它不比母鸡变凤凰来得那般幻想,也不比一人得道鸡犬*来得那么攀附。对于燕子来说可以与人毗邻,相互为益,也可以敬而远之。尽管燕子没有金丝雀金绊玉雕的宫笼,却可以衔泥以筑,即可以与人们更加亲近,又不受人控制,更得以自由。
燕子的哲学,虽不能比君子之道,却是现实的生存之道,人们当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