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36
共10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9:27
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汉语成语,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
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女孩子幼年时被称为髫年,因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也称作垂髫。十三岁左右为豆蔻年华,取唐代诗人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 也指国家*、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出处《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
2、金色年华
金色年华是一个形容词,专指人们英年焕发的美好时段,多指青年时代。
二、反义词:风烛残年、人老珠黄
1、风烛残年
风烛残年是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2、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意思是人衰老而不被重视,就像年代久了变黄的珠子一样不值钱。尤其比喻女子。也泛指人老了不中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0:45
豆蔻年华:比喻年轻少女,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也作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唐·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同义词:锦瑟年华
译文:比喻青春时代。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午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扩展资料:
近义词:含苞欲放
解释: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少女。含苞欲放和“豆蔻年华”;都含有“形容年轻女子”的意思;但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而“豆蔻年华’是指正在开。
意思:意思是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少女。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翻译:又命催花使者,去来保护,以期花苞吐萼的时候,加美的呈现。
例句:
花丛里有朵小花,含苞欲放。
一群女孩子,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笑盈盈地跑过来。
初秋,我们学校去郊游,正是菊花含苞欲放的季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2:19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0:1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2:1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4:4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7:2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0:2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3:37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