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3 07: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8 22:37
徒,tú
(1)名词 ①指服劳役的犯人 (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 ②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③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孔子的学生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
(2)副词 ④表情态,徒然,白白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给秦国(和氏璧),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十五座城,白白地被欺骗。⑤表范围,是,仅仅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然而蔺相如仅仅凭借着口才立下功劳,位次却在我之上。
(3)仅仅。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来攻打赵国,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4)形容词,空,光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百姓发怒,也不过是脱去帽子,光着脚,用头碰地罢了。
徒[tú]在古文中有如下7个意思: 1、作为名词,意思是:党徒;同一类人。
出处:汉代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释义:胆子大力气壮党徒就聚众抢劫。
2、作为动词,意思是:步行,赤脚走路。 出处:明朝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释义:从京城步行来到华山当道士。 3、作为名词,意思是:门徒;弟子;学生。
出处:战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释义:在孔子的徒弟之中,没有说有关于桓文公的事情的人。
4、作为副词,意思是:白白地。 出处: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释义: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白白地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 5、作为形容词,意思是:空;光。
出处: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什么用了。
6、作为名词,意思是:役徒;被罚服役的人。 出处:汉代贾谊《过秦论》下篇:“然陈涉翁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释义: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7、作为副词,意思是:只;仅仅。
出处: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释义:强盛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派兵攻打赵国,仅仅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二人。
扩展资料“徒”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徒,步行也。从辵,土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徒,步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土”作声旁。
“徒”字不同意思的组词: 1. 门人、学生。 【组词】:「门徒」、「徒弟」、「学徒」、「名师出高徒」。
2. 信仰某一宗教或学说的人。 【组词】:「信徒」、「*徒」、「佛教徒」。
3. 人,多指坏人。 【组词】:「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4. 只。 【组词】:「徒增困扰」、「徒具形式」。
5. 白费、无效的样子。 【组词】:「徒然」、「马齿徒长」、「徒劳无功」、「徒费唇舌」。
6. 完全没有凭藉。 【组词】:「徒手」、「徒步」。
7. 一种拘禁犯人、强服劳役的刑罚。 【组词】:「有期徒刑」、「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