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9:59
提到二战,大多数人会想到国内的抗日战争,国外的会想到诺曼底登陆、莫斯科保卫战和偷袭珍珠港,等等,但不管想到什么,好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就像地标一样立在那里,尽管很多人对此说三道四,但珍珠港因日本的偷袭而家喻户晓也是不诤的事实。剥开过往历史的烟雾,我们会禁不住对日本费尽心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举捧腹,感到没有他们的出奇制胜就不可能有死的真惨,就是这样一场闹剧式的战争,当时的日本怎么会干的那样执着,在我看来,离不开这么几点:
一、矛盾冲突不可调和,早撕晚撕都是撕。
日美矛盾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1931年,日本曾经在中国境内扶植了伪满*,这个*虽然名义上还属于中国*,但是其实质已经成为了日本的扩张工具。当时国际上面对这个伪*有着不同的态度,以美国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都不承认该*的合法性。
原来,虽然美国暂时性的、对日本占领满洲没有表达任何的看法,但是,却对日本得寸进尺,对中国所实施的进一步侵略感到难以忍耐,并坚决反对日本在北印度支那进行长期性地驻军。也正因如此,随后举行的日美谈判于一时间就陷入到了一种僵局。他们双方都认为对方的条件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然而,事实上,日美二者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就是这些事情。日本力图把它的一些帝国主义竞争对手美、英以及其它殖民主义国家都排挤出亚洲地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南印度支那、马来西亚、还是荷属印度以及菲律宾,都是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着石油、橡胶,还有锡等特别珍贵的矿产。甚至,这一地区的石油在1940年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年采900万吨。但其中,百分之七十五都是输往了美国。为此,伴随着日本垄断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日美之间的矛盾也就自然越来越突出。
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武装力量逐渐*近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属印度和菲律宾之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于1941年的7月25日,明确下令禁止再对日本出口石油,并开始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同时,又在将菲律宾军队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的基础上,开始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团,以加大对日本的抵抗力量。显然,这样一来,日美双方的矛盾就更加尖锐了。
1941年的8月17日,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亲自召见了驻美的日本大使,并对他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实施了极其严厉的谴责。于是,日本军国主义一看,要想通过和美、英谈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已经是不可能了,只有发动武力才是最佳的选择。
二、战争继续受制于美,不打将满盘皆输。
不得不说,日本在二战初期是顺风顺水的,让我们看一下他的占领地: 1、俄罗斯的库页岛南部分; 2、俄罗斯的千山群岛; 3、朝鲜、韩国全境; 4、中国的东北三省; 5、中国的华北; 6、中国的南方沿海部分地区; 7、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海南; 8、缅甸全境; 9、越南全境; 10、老挝全境; 11、柬埔寨全境; 12、苏门答腊全境; 13、新加坡全境; 14、爪瓜岛; 15、雅加达; 16、新几内亚; 17、菲律宾; 18、马绍尔群岛; 19、加罗林群岛; 20、吉尔伯特群岛; 21、俾斯曼群岛; 22、硫球群岛。
是不是感到读起来都嫌长,而这恰恰是日本侵占的。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保持着增长,从1937年到1941年,这四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兵力从 25万人扩张到了210万人,而伴随着兵力增长的,是日本侵略野心的进一步扩大。这么多的地方,这么大的军队,不用计算就知道如此规模的土地和人员消耗将是多么的庞大庞大庞大,何况他们还有比庞大还大的野心。
摊子铺大了,收拾起来就麻烦。何况日本铺的不知天高地厚。日本毕竟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储备量是非常有限的岛国,战争所使用的石油和矿产基本都没有,全依赖进口。 为了改变自己的能源境况,日本在1940年开始入侵印度、马拉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为的就是获取他们境内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不过这件事情侵犯了英美法等国家的利益,三个国家也联起手来对日本进行了“能源封锁”。
美国在这个入侵事件以后,冻结了日本在本国内的所有资产,并且停止了对日的石油等资源的出口活动,英法等国也紧随其后,日本在西方直接面对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封锁”。相当于掐着脖子问你服不服。 这时候的日本高层非常“清醒”的认为美日之间早晚会有一场大战,只有打赢了美国,自己才可以没有顾虑的掠夺东南亚的资源。在这种观念之下,日本决定先做出行动,而偷袭珍珠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赌徒心理心存侥幸,占得先机早动手。
日本向来都是赌徒,从甲午战争开始,他们就一直在拿自己的国运在赌。 甲午战争,面对清朝,日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洋务运动之后的清*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规模,都不弱于日本。如果输了,他们的明治维新,将会功亏一篑。但是他们赢了,赢来了2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
日俄战争,面对沙俄,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子虽然腐朽,但战力确实强横,日本前期的战斗异常艰难。可他们就是那么拼,举国之力,不成功便成仁。最终他们赢了,虽然没能拿到赔款,但他们得到了整个远东,为日后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可能是胜利冲昏了头脑,让他们非常自信自己的赌运! 面对美国,他们知道双方国力的巨大差距,他们也十分清楚美国如果参战,将会对其带来多大的影响。 但他们坚信自己的赌运,他们赌美国不会参战。他们痴人说梦般地设想,通过偷袭珍珠港,消灭最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后掌握海上控制权,可以对美国夏威夷、甚至于美国本土进行打击,甚至于登陆。
小算盘打的挺明白,就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好比当年鸦片战争,清*虽占据整体优势,但英军往往能占据局部的绝对优势,想打哪打哪儿。 美国是个民主国家,而且在日方的调查中,其国民因为一战在欧洲不必要的损失,都极其的反对战争。 所以日本相信,只有抢在美国这个战争机器彻底发动起来之前,将其击败,并*迫其签订合约,那就行了。对于美国来说,用几块无关痛痒的殖民地换取本土的安全,再划算不过。
四、成果丰硕忘乎所以,我是老大我怕谁。
战争中期,德军在欧洲横扫各国,连世界上的顶尖强国法国都打了下来,而后德军有挺近苏联,准备一举统一欧洲*。 在自己“大哥”行动的渲染之下,日本的狂热派们开始拿起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他们感到作战以来,仗打的漂亮,地占的充足,而且正在鼎盛时候的日本像孔雀开屏一样,看到的都是漂亮的羽毛,看不到的是它丑陋的*。
当自我感觉良好到爆棚时,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变得敢想敢干,那怕不切实际也要干。加上当时的日本充斥着军国意味,一种过分自负的自信四处蔓延,像一条疯狗急需找一头狮子咬上一架过过瘾。国内*也逐渐被这些好战分子掌握,天皇也被他们的“诚恳”打动,所以偷袭计划也就在这种背景之下得到了高层的批准。
但战争是凭实力说话的,不是拼胆量和运气的,那怕再不要脸,也会被打的忘记是谁。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美国人复仇的决心,更低估了美国人的战斗力,结果引来强敌,也葬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