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09: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9:31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同“只”,只是。
辱:屈辱,埋没。 ③、骈:成双成对。
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⑨、是:这,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⑿、且:将。
欲:想要,要。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驾驭。
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⒂、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之:吆喝它。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⒅、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⒆、其: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致使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力气就用完了。马鞍尚未套好。)
宋高宗从容地问,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你是否得到良马,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也不出汗,对食料从不挑剔。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
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从中午跑到黄昏。
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 岳飞答复说,平定了杨幺,不幸的是。装上鞍甲,好象就要死去那样,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骑着它起跑,它既不喘气,就要举蹄奔跑:“说得很有道理,才奔驰奋进,汗水也湿透了。
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岳飞打败了曹成,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
此时卸下鞍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还可以多跑两百里!可是。这是因为它度量小。
刚跑完百里路:“我本来有两匹良马。
伯乐教二人相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
一人举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肩而肿膝。
夫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马而拙于任肿膝。
【译文】إ 伯乐教两个人相看有踢蹶习惯的马。إ 一天,他和这两人一起前往赵简子的马房去实际观察。
إ 其中一人认出一匹踢马,另一人走到马的身后,连续拍了三次马的臀部,马都不踢一下。إ 辨认的人以为自己相错了。
إ 另一人却说:“您并没有相错。这确是一匹踢马。
只是它现在前脚肩胛筋骨损伤,膝盖肿胀 。凡是踢马,举起后腿踢蹶时,重心便落在前腿上。
而这匹马,前膝肿痛,不能支撑全身重 量,所以后腿举不起来,不能踢了。您很会辨认踢马,却看不出它前膝肿胀。”
【原文】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1),方明为御(2),昌寓骖乘(3),张若、謵朋前马(4),昆阍、滑稽后车(5);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6)。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7)?”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8)?”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9),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10)。”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11),予适有瞀病(12),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13)!”黄帝再拜稽首(14),称天师而退(15)。
【译文】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方明赶车,昌宇做陪乘,张若、謵朋在马前导引,昆阍、滑稽在车后跟随;来到襄城的旷野,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问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又何须多事呢!我幼小时独自在宇宙范围内游玩,碰巧生了头眼眩晕的病,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坐太阳车去襄城的旷野里游玩。’如今我的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将到宇宙之外去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我又何须去多事啊!”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
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qí)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
南宋·岳飞《论马》【译文】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注释】: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拓展资料】:百度百科-良马对《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