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2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01:30
以前是三点水,现在是两点水的"凉"了 本义:寒.现在是指天气温度低,比"冷"的程度浅. 古意有:人烟稀少,冷落,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等... 如:悲凉;凉思,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助词,把行为物件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13.姓
“辉”这个字是音译,俄语是"хуй”.
在俄语中是指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据说来源于蒙古语里马鞍部位的扶手,后引申为男性生殖器。在俚语中表示差劲的意思!如同汉语的“操”“靠”"XX"等不雅的口头语!
读音:хуй
释义:男性器官的鄙称
片语举例:
идти на хуй 滚XX!
пошел на хуй 滚XX远点!
ни хуя себе 真XX棒!
我原没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给汉字注音. 直音,用同音字注明汉字读音,同音字都僻字,注音读. 反切,用两汉字给另汉字注音,反切字与所注字声母相同,反切字与所注字韵母声调相同.周光先称反切切削焊接.两种注音,用起都便. 唐代守温析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基础,制定描述汉字语音三十六字母,说明我语音析已经达高水平,惜用汉字表示些声母韵母,,字母没进步发展拼音文字. 古代,族兄弟汉字,习阿拉伯语,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口语(汉语),所早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藏文字母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专门拼写汉语,,算汉语拼音种吧. 明朝,西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早拉丁字拼音
此
此人=这人
荷花的别称有:水花 亦称“水芝”、“水芸”、“水旦”.(莲花的别名)
玉环 (莲花的异名)
芙蓉 亦作“夫容”。(荷花的别名)
芙蕖 亦作“芙渠”。(荷花的别名)
君子花 (莲花的别称)
金芙蓉 (荷花的美称)
泽芝 (荷花的别称)
草芙蓉 (荷花的别名)
菡萏 (荷花的别称)
溪客 (莲花的别称)
静客 (莲花的别称)
翠钱 (新荷的雅称)
红衣 (荷花瓣的别称)
宫莲 (莲花瓣的美称)
佛座须 (莲花蕊的别名) 茗涵 是一种意境,很多人取名字会自由组合汉字,而这样的意境即暗指荷花、、、
啖 dan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啖
eat;
啖
(1)
啖、噉、嚪
dàn
(2)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著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3)
同本义 [eat]
啖,噍啖也。――《说文》
啖,食也。――《广雅》
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
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
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4)
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5)
给吃 [feed]
吉妇取枣以啖吉。――《汉书·王吉传》
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将炙啖朱亥。――唐·李白《侠客行》
(6)
又如:啖养(饲养);啖虎(喂虎)
(7)
用饵或好象用饵勾引;引诱 [t;entice]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8)
又如:啖围(紧紧包围;引诱幷包围);啖以重利
啖
dàn ㄉㄢˋ
(1)
吃或给人吃:~饭。~以肉食。
(2)
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
(3)
古同“淡”,清淡。
(4)
姓。
郑码:JUUO,U:5556,GBK:E0A2
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3344334
疑
yí
不信,猜度(?):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信
疑
nǐ
安定,止息。
古同“拟”,比拟。
信
笔画数:14;
部首:疋;
笔顺编号:35311345452134
详细意思解释
疑
yí
【动】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同本义〖di *** elieve;doubt;suspect〗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迷惑,犹豫不定〖bepuzzled〗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迟疑;犹豫〖hesitate〗。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以身居作
原文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邻家耆老察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偿之方去
译文梁鸿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的人家。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们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主人。他的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主人,而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主人才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不接受。赔偿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注释遗:遗留
及:牵连
豕:猪
以:用来
为:认为
许:同意
察:观察
还:送还
方:才
豕:猪
耆:老
内容理解做了错事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才是一个有责任、有骨气的人。从梁鸿的身上去对照一下自己就可以明白遇到类似事情自己应该怎么做。作者笔下的梁鸿是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梁鸿赔偿“烧者”的方法是(1)“以豕偿之”(2)“以身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