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12: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1:13
在历史上似乎一向是孔子的名气大于老子,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亦是高于老子。然而其实这二人到底是谁要高于谁,谁的思想更为世人所认可,更加的伟大,其实也只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优点。
孔子像
人们所提出的思想对错与否一向没有什么具体的定义,就犹如语文试卷的作问,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考场上的考生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理解与阅卷老师的喜好罢了。所以,对于老子与孔子到底谁胜谁负倒也不必如此的执着。也只是看人到底是喜欢道家思想多一些还是同意儒家思想多一些。
况且二人在历史上的关系也算是亦师亦友,这种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来分出一个胜负之说。
年少时期的孔子曾多次请教过老子关于“礼”上面的问题,虽然后来二人因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在一次讨论中最终不欢而散。一个以德,一个以仁;一个是道家的创始人,一个是儒家创始人。虽然看起来倒也不至于完全相反可终究是不同的思想。
不过尽管思想不同,孔子与老子二人所提出的思想仍旧是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是先贤为我们排疑解难所写下的圣贤书。
老子与孔子的仁与德还是为后人解了困惑,懂了为人之道;了解了何为自然,知道了礼仪悌孝。
人的思想是难以琢磨的,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几个弟子从鲁国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他们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孔子,所以孔子一见到老子,就畅谈自己的理想,谈论古今,并希望得到老子的指教。
孔子雕塑
可是孔子没想到,老子不留情的否定了他。老子说一个人需要不是古圣贤,而是知道如何知进退。在自己雄心勃勃的时候,懂得退让;在自己锋芒毕露的时候,懂得隐藏自己。老子告诉孔子,这个世界是比自己的额头还要坚硬的,不要盲目乱撞,知道自己的分寸。懂得勇敢,也懂得退让,也要懂得害怕,不懂得害怕的人是危险的。
学会直立行走,也要懂得拐弯。知道什么是坚持,也要学会什么事灵活。一个人需要雄心,也需要当头一棒。懂得居安思危。就像人生路途中的溪流一样,能柔软能坚硬,既能穿过狭小的山谷,也能掀起狂风暴雨。也能在疾风暴雨中摧毁一切;就像随心所欲的风一样,能温柔的从指缝中溜走,也能在平静的掀起一场飓风。就像阴晴不定的雨一样,能无私的滋润大地,也能使大地上泛滥成灾。所以看似柔软的东西有时候最坚硬,而往往看似坚硬的东西,最是脆弱。就像人的生命,看似柔弱,其实最坚强。
老子也教会孔子,要戒掉自身的傲气,其实就是告诉孔子,性格也是一种智慧。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丰富,总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据史料推断,在孔子三十岁之前他曾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拜道家思想奠基者老子为师学习知识。
孔子雕塑
孔子去洛阳的路途很远,但是孔子不畏困难,日夜兼程。经过几个月的跋山涉水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的城门外,他看见一位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站在城门外。孔子心想:“这就应该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孔子走上前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吧?”老子有些奇怪,自己并不认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为什么他会认识自己呢?老子很疑惑。孔子说到:“学生孔丘,是专门想你讨教学习的。请您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早就听说你来这,我便在此等你。学问研究上你与我差不多,为什么你还要来向我学习呢?”孔子听了之后说:“谢谢老师在这里等我,学习是无止境的,你的学识渊博,我如果跟着你学习一定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自己的学问肯定会有所提升。”
于是,从那天之后孔子总是跟随着老子,虚心的向老子请教,之后孔子成为了教育家,思想家和*家。两个人,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道为中心,为我们世人留下了很多知识,两个人的文化,在世上流传几千年至今都不熄不灭。
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卒于公元前471年,本名李耳,字伯阳,也有人称他老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县人。相传,老子一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眉毛和胡须就是白的,所以被称作老子。他一生功绩无数,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老子铜像
从他的生平来看,老子是一个无为而清净的人,他诲人不倦,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关爱,智慧无比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这些性格都可以从他的生平和著作中看出来。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无为”,他最理想的生活是虽然和邻近的国家能相互看到,甚至连鸡鸣声也能听到,但是最好老死不相往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中庸,并且提倡消极应对事情的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重强调了朴素的辩证法,意思是要顺其自然,对一些事物不能强求,用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主张对任何事物都持有辩证的态度,持独立的批判能力。也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有好也有不好,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老子主张的“无为”和《道德经》的精华朴素的辩证法,这些学说对中国的哲学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直至今天,老子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上的名人。
文子是道家的开创者老子的弟子,也是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学者之一。他曾著录《文子》九篇,与孔子几乎同时,其作品享班固等名家盛赞。他被世人尊称为太乙玄师,常年游历各国,通晓四方地理。群山峻岭君临之间尽是他的足迹,他的思想隐藏在无数角落里。
老子像
他还是著名的越国大夫范蠡的师傅,亲自授予其七条妙计,在其佐越王勾践时,仅靠五计便助其成功复国,成就一番风云伟业,千古流芳。由此可见其思想境界高远,深邃。其人,举止飘逸,性格潇洒,大隐于深山峻林之中,颇有仙人之姿。
尹喜,关尹子,世人多称其为文始先生,名号为文始真人。从小,他酷爱研读古籍史书,擅长历法占卜、天文观察,据史称,既可知前世亦可知未来,生世传奇。平日,不喜功名利禄,不曾为五斗米折腰,清虚自守,坚持心平体正,坚持贯彻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价值观。他是道家学说最早的传播者,他的思想备受名*家推崇。道之隐者即仙灵,没有华服,没有豪宅,物质生活可以说是清寡,但一身正气洒脱,看世界自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以世俗喜而喜,不以世俗悲而悲,事物发展自有其一套规律,事物顺其而然就好,不强求,不将就,不勉强,精神生活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心中自有一片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