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西方的艺术来自女人,中国的艺术来自山水”,他为什么这样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5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2
林先生,这句话可能是虚构的,没有严格的逻辑和充分的依据。换句话说,它只是作家的诗意表达,仅限于特定的语境,在艺术方面,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甚至文学都包括在内。关于艺术本身,西方艺术和艺术中国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样式和功能将在不同的时间显示,这很难一概而论。
关于艺术的起源,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艺术中国,它都不只是起源于风景或人。最早出现的中西绘画艺术是洞穴画,陶瓷画和壁画。在中国朝代(夏,商,周),铜器,漆器和雕塑画再次出现。在古代希腊,也出现了马赛克画。在绘画主题上,大多数中西方人专注于图腾崇拜或日常生活,例如,古代壁画希腊大多是世俗的。
但是,中西艺术来源广泛,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艺术绘画,山水画无疑是艺术的重要主题中国。不可否认,花鸟画和人物画也是艺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西方艺术表现出人体的大量美。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艺术一直强调“安定与柔和”和“强调人的作用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与艺术中国不同,西方艺术注重“优雅与优越美”,而侧重于“身体美”。西方对人体美的搜寻,不仅是对女性形态美的热爱。
就像古代古典雕塑希腊 《米洛斯 的 维纳斯》一样,男性形态美也受到西方艺术家的追捧。像旧时期的希腊 米隆 《掷铁饼者》一样,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米开朗琪罗《大卫》。艺术家不仅关注身体美,而且着重于表达美和美的活力人的对美的搜索是人类的普遍天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3
因为中国的很多诗作,画作都是描述山水的,都是情感和景物的碰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3
因为西方画里大多都是从女性身上作画,而中国是利用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4
山水画固然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不可否认的是,花鸟画与人物画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一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5
因为在西方,歌舞对于女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几乎所有女人都会。
林语堂说“西方的艺术来自女人,中国的艺术来自山水”,他为什么这样说...
林先生,这句话可能是虚构的,没有严格的逻辑和充分的依据。换句话说,它只是作家的诗意表达,仅限于特定的语境,在艺术方面,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甚至文学都包括在内。关于艺术本身,西方艺术和艺术中国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样式和功能将在不同的时间显示,这很难一概而论。关于艺术的...
为什么大师林语堂说:西方的艺术来自女人,中国的艺术来自山水?
西方的艺术可以说是由古希腊罗马艺术带来并开拓的,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艺术的表现上也是各具特色。以绘画为例,东方是山水抒情写意,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而西方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视觉与知觉的客观朴实性,强调的是写实性。林语堂先生被誉为民国智慧大师,他的《京华烟云》是我非常喜欢看的,原版竟然...
为什么林语堂说"西方的艺术来自女人,中国的艺术来自山水"呢?
西方艺术固然大量的展现人体之美,中国艺术也不乏此类创作。因而,林语堂先生的这句话,实有偏颇之处。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中国的艺术便讲求"沉稳圆润","注重人的主体作用与生命价值的体现"。与中国艺术不同,西方艺术则注重"典雅优美",重视展现"人体美"。西方对人体美的追求,不单体现在对女性形体美的...
林语堂《绘画》原文
他本人也是第一流的山水画家。他把中国诗歌的精神与技巧引人其中,有印象主义、抒情性、气韵的强调以及泛神论。这样看来,这位使中国绘画人享盛誉的“南宗之祖”,是受了中国诗歌的熏陶的。 按年代顺序排列,中国绘画的发展是这样的:中国的艺术天才们看来是在公元4 、5 、6 世纪才开始意识到他们自身价值的。正是在...
你同意林语堂的“中国国民性”的观点吗?为什么?
他指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犹如已到髦重之年的老年人,温厚老成、麻木不仁、实利主义的态度,这是只有古老的民族与老年人才能有的态度,这种态度“西方年轻的种族不可能理解”,就如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可能懂得一样③。林语堂除了把中西民族比作老年人与年轻人外,还有一比,即说中国人主静,是一头猪,而...
<姚木兰>的审美特征,急求!跪求!
林语堂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注意,是林语堂,不是巴金郭沫若,也不是琼瑶。林语堂虽然学贯中西,可骨子里,还是个传统文人,所以,别指望他笔下的木兰会变成一个追求自由解放的进步青年,也别指望他的木兰会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因为爱情死去活来无所畏惧,如果那样,林老先生才真是会被气活过来。木兰所展现的,是那个时代的一...
林语堂谈工作:只有人类为着生活而工作,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林语堂作为作家被人们熟知,可他远远不止是作家。暂不谈他一生三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翻印多次,成为上流人士的必读圣书,他对于中华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坚持向西方介绍中国的"灵性"。那是存在于作诗,饮酒,读书,品茶这些寻常生活琐事中的浪漫情感和...
住美国房子,娶日本老婆,请中国厨子谁说的
“住美国房子,娶日本老婆,请中国厨子”这句话是文学家林语堂所说的。这句话的原话是: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2
莎翁诗句的遒健,是来自诗人敏感的天性与开阔豁达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纵然有后代学者的钻研考证,我们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所知者仍极稀少,可是在他去世四百年之后,由于他的作品中感情的力量,我们却知道了他的心灵深处。 第二个理由是, 苏东坡的生活资料较为完全, 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的一生中多彩多姿...
关于友情的美文名家名篇
享受这些东西与欣赏月亮,白雪、以及花草一样,必须要有相当的友伴,因为这一点我是觉得便是中国的生活艺术家们往往所最坚持的。某种花必须与某种人共赏,某种风景又必须与某种女人共览,雨声如果要欣赏的话,也必须在夏日躺在深山寺院里的竹榻上欣赏;总之,最注重的便是情调,每种东西都各尤其适当的情调的,而不适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