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5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读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近义词:跬步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好高骛远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读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近义词:跬步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好高骛远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谓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7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编辑本段
出 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编辑本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谓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原文如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如下:合抱的粗木,生于毫末九层的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场千里之远的旅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并不仅仅是对旅行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诠释。它告诉我们,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多么难以实现,都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从脚下的一步一步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意思是: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出自:《道德经》作者:老子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千里之行”,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 义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编辑本段 出 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真正含义是?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句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自:老子《道德经》原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例句:不羡慕,不嫉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于老子《道德经》。这句话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人,也是这样。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从第一步开始,打好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成大事。生活中,就是这样。如果,你将来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报答父母,那现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一句
这句话的前一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嫩芽开始生长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点一滴的泥土堆积起来的。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无论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