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1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7 18:33
马扎也称马闸、交杌或交椅,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们的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东汉始传入,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联接,后世称为马扎。图为最早见到的马扎形象。
原来,我国汉以前的家具都属低面家具,无坐具,人们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无桌子。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与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胡床就是倍受他的钟爱而经常被提及的用具之一。因而交椅应是我国古代民族相互友好往来与不断融合的标志。而交椅经过发展,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古书所说的那些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第几把第几把交椅,即出源于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9:12
马扎属于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制品。
引证解释:
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川之 《晚霞似锦的时候》诗:“宿舍门前,有人坐着马扎手拿新报看得聚精会神。” 韦君宜《洗礼》三:“﹝ 刘丽文﹞不由分说就顺手把它扔进盆里,自己把一个小马扎拖过来坐下,就要动手搓。”亦称“ 马扎子 ”。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县官有马扎子, 老残 与 人瑞 仍坐长凳子上。” 沈从文《新与旧》:“演武厅前马扎子上坐得是千总同教官。”
马扎特点:
本品以优质红木、紫檀木、枣木等木质原料精工制作而成,凳面手工编织图案,古色古香;中间用黄铜轴支撑,结实耐用;边缘镶嵌龙黄饰件,古朴典雅;表面光洁细腻,时间愈久,色泽愈鲜亮,既方便实用,又具有收藏价值,是孝敬老人,馈赠亲友之佳品。
马扎也称马闸、交杌,交缠或交椅,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们的马扎源自汉魏时期印度传入的“胡床”,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联接,后世称为马扎。图为最早见到的马扎形象。
交椅经过发展,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古书所说的那些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第几把第几把交椅,即出源于此。
马扎的三大优点:携带方便,因其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所以易于携带,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车者有很多都喜欢自带马扎,供休息时用。便于放置,他不像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据较大空间,一经折叠随便一点空间都可以放置,节省空间。
透气性奇佳,特别是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极易出汗,像板凳之类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极其不适,而马扎因为是纤维材料做面具与衣物近似所以会非常舒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9:13
马扎,是一种可折叠的小型坐具,腿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皮条、绳等。
马扎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制品。马扎,又称为马闸、交杌、交椅等,其模样同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而马扎源自汉魏时期印度传入的胡床,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
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连接,后世称为马扎。
马扎,是一种可折叠的小型坐具,腿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皮条、绳等。马扎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制品。马扎,又称为马闸、交杌、交椅等,其模样同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而马扎源自汉魏时期印度传入的胡床,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连接,后世称为马扎。
马扎产品按木质分类可分成:红檀木、黑檀木、小叶红檀、鸡翅木、黑酸枝、乌木、绿檀、紫檀木等8种;按图案分类可分成百寿图、二龙戏珠、富贵牡丹、龙凤吉祥等4种。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马扎有携带方便,因其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所以易于携带,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车者有很多都喜欢自带马扎,供休息时用。还有便于放置的特点,马扎不像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据较大空间,一经折叠随便一点空间都可以放置,节省空间。
马扎透气性奇佳,特别是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极易出汗,像板凳之类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极其不适,而马扎因为是纤维材料做面具与衣物近似所以会非常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