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1:13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贾府原是“昌明隆胜之邦,诗礼簪缨之族”,后被朝廷抄家,从此便一败涂地。秦可卿曾托梦给王熙凤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显然是指《红楼梦》里贾元春暴卒,贾迎春被折磨死,贾探春远嫁,贾府的“三春”都去了,贾府也完全败落了,各自寻找各自的出路,飞鸟各投林。贾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结局。那么,贾府难道就没有出路和希望了吗?如果有的话,这出路和希望在哪里呢?
当然,贾府还是有出路和希望的,这出路和希望与七月七日“乞巧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红楼梦》中,有一个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她是王熙凤与贾琏所生之女,也是“金陵十二钗”年龄最小的女孩子。当她出生后不久,适逢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抱着生病的女儿,开始跟她探讨起了女儿的命运。
她希望刘姥姥给久未取名的女儿起个好名字,一来可以借刘姥姥的高寿,二来因为刘姥姥是穷人,古时候的人都相信穷人起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刘姥姥虽然只是个农妇,却生来有些见识。有时表现有点“半仙”的风度,像一位怀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王熙凤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刘姥姥听她刚好是生于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巧姐出生之日,正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由于她年纪尚小,性格还未形成,所以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红楼梦》后四十回写道贾家破败后她嫁于一姓周的地主后宽衣足食。而根据书中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以及脂砚斋批语表明,巧姐应在贾府事败后为“狠舅奸兄”卖入青楼之地,后刘姥姥将巧姐救出,最后嫁给了刘姥姥外孙板儿。
据《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刘氏”就当然是指刘姥姥了,也有的版本上把“刘氏”换成了“村妇”。“巧”是相关语,指在贾府“势败”、家亡”后,巧姐最后无依无靠被她的“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卖入青楼、沦为娼妓之时,被刘姥姥救出的事情。这样刘姥姥成了她的“恩人”。
本来,巧姐就体弱多病娇生惯养,一旦从锦绣丛中跌落尘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几乎崩溃,哪里还能想办法跟命运抗争呢?基本上已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了。可是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刘姥姥。刘姥姥因为以前得到过贾府以及王熙凤的周济,决定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所以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终于替她赎了身。赎身后的巧姐无家可归,刘姥姥又收留她,并不嫌弃她的青楼经历,忍辱含垢,把她许配给自己唯一的外孙板儿为妻。板儿靠耕作家里的“两亩薄田”,巧姐靠勤劳纺织,在荒村里过着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板儿的大名叫王天合,真是天作之合。
其实,除图画和判词外,第四十一回中对巧姐和板儿的姻缘还有伏笔:“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他去取,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脂砚斋批语说:“小儿常性,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贾府被朝廷抄家后,王熙凤身获重罪,自身难保,女儿巧姐为狠舅奸兄欺骗出卖,流落在花街柳巷,成为青楼女子。贾琏夫妻、父女,“家亡人散各奔腾”。后来,巧姐幸遇恩人刘姥姥救助,使她死里逃生。那么,这样描写巧姐的命运,在《红楼梦》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其实,巧姐的命运是与刘姥姥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先是为她起名字,后又在贾府败落之际招巧姐为板儿媳妇。由此可见,“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贾府主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发展为骨肉相残。到那时,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这位曾被作为贾府上下嘲弄对象的刘姥姥,不但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反过来,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贾府的人。
巧姐终于从一个出身于公侯之门的千金,变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里“纺绩”的劳动妇女,就象秦氏出殡途中宝玉所见的那个二丫头那样。与前半部十二钗所过的那种吟风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
于是,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所说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最终得到了证验。可以说,《红楼梦》描写巧姐命运立意是多方面的,写尽了人世冷暖,亲人落井下石如狠舅奸兄,或无动于衷如李纨,旁人却能尽力相助的如刘姥姥。
巧姐,这个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的命运结局,可以说正是贾府的人最好的一条出路,不可能人人出家为僧如宝玉,为尼如惜春,大观园里的人应该怎样寻找一条出路,或许归隐田园是一个最好的终结。贾宝玉曾表达了自己对农家的向往,譬如,贾宝玉识农具一节,还有在第17回借助其父贾政的话“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贾宝玉认为真正的村落应当是巧姐日后生活的村落那样,虽贫苦却乐于其中,那是一种自然之美。
虽然《红楼梦》让贾家最后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这场大雪却惠及巧姐无数:雪花伴随着巧姐的逃跑是越下越大,不仅掩盖其足迹,也让烟花巷的人最终难以找着巧姐;大雪还让巧姐渴了吃它、饿了吃它,为巧姐提供一路上的充饮之食;漫山遍野的几尺厚的大雪犹如宽宽的银河永远地隔绝了巧姐与烟花巷的关系。这是多么解人事的大雪呀!它为巧姐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此时的巧姐带着干干净净的身躯和心灵投奔到虽贫苦却有人间真情的“荒村野店”。
被一场大雪洗尽铅华的巧姐也从此跟着板儿过上了虽贫苦却真正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许多读过《红楼梦》的人认为巧姐是正册“金陵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主要原因。巧姐的命运结局告诉人们的,正是贾府的出路和贾府的希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1:14
沦为烟花女的巧姐为什么成了贾府最后的希望?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刘氏”指的就是刘姥姥了,也有的版本上把“刘氏”换成了“村妇”。“巧”是相关语,指在贾府“势败”、家亡”后,巧姐最后无依无靠被她的“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卖入青楼、沦为娼妓之时,被刘姥姥救出的事情。这样刘姥姥成了她的“恩人”。
两小无猜 天作之合
本来,巧姐就体弱多病娇生惯养,一旦从锦绣丛中跌落尘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几乎崩溃,哪里还能想办法跟命运抗争呢?基本上已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了。可是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刘姥姥。刘姥姥因为以前得到过贾府以及王熙凤的周济,决定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所以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终于替她赎了身。赎身后的巧姐无家可归,刘姥姥又收留她,并不嫌弃她的青楼经历,忍辱含垢,把她许配给自己唯一的外孙板儿为妻。板儿靠耕作家里的“两亩薄田”,巧姐靠勤劳纺织,在荒村里过着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板儿的大名叫王天合,真是天作之合。
贵人相助 巧姐重生
其实,巧姐与刘姥姥的关系,表面上看来全是天缘凑合,实际上却是因果的必然。先是为她起名字,后又在贾府败落之际出手相救。由此可见,“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贾府主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发展为骨肉相残。在那时,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这位曾被作为贾府上下嘲弄对象的刘姥姥,不但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反过来,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贾府的人。
王熙凤生前为数不多的济困扶穷只是为了积得阴功,不曾想往昔自己救助的贫弱者,竟成了自己女儿的拯救者。其实王熙凤并非乐善好施,只是偶施小惠,她并没有把这个穷亲戚放在心上,也从未期待得到她的报答。但刘姥姥知恩图报,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救之手,这个曾经被贾府上下戏弄取笑的乡巴佬,远远胜过那些所谓的骨肉亲人,正所谓“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被一场大雪洗尽铅华的巧姐也从此跟着板儿过上了虽贫苦却真正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许多读过《红楼梦》的人认为巧姐是正册“金陵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主要原因。巧姐的命运结局告诉人们的,正是贾府的出路和贾府的希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1:14
每一次看红楼梦,都会感慨于其中那些女子悲惨的命运,他们原本都是锦衣玉食、风光霁月的女孩子,最终却没有几个得了好下场,看完总让人唏嘘不已。而书中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更是在贾府败落之后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之地,那样钟灵毓秀的女孩沦落烟花之地,悲惨境遇可想而知,但是为什么有人却说,巧姐其实是假假最后的希望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巧姐在被刘姥姥所救之后,她洗尽铅华,成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
巧姐是幸运又是不幸的,她出生在那样一个豪门贵族,本应享受着荣华富贵,可却赶上了家族的覆灭,甚至被亲人出卖,流落烟花之地。他的母亲王熙凤也算是红楼梦里第一等的狠人,一生做了很多坏事,但只做了那么一两件好事,就是真心的帮助了刘姥姥,刘姥姥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妇,但却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在得知巧姐流落烟花之地后,倾尽家产将巧姐赎了出来,没有让他遭受更为悲惨的命运,从此将巧姐养在自己的身边。
而我们说巧姐成为贾府最后的希望,是因为巧姐年纪很小,她可能还不怎么知事,就脱离了那样一个肮脏又腐朽的家庭。刘姥姥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为人正直善良,必然会好好的对待巧姐,巧姐在这样朴素又平凡的家庭中长大,必然不会感染那些富贵子弟的毛病,也不会像她的母亲一样,为了利益一辈子汲汲营营,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巧姐会过得很幸福很快乐,也会成为一个立身正直的好女孩,他与贾府中人都是不一样的。
说她是希望,是因为她就仿佛废墟中开出的一朵新鲜的花,它象征着明媚的春光,也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她会平安又健康的长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1:15
贾巧姐是“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前八十回中她始终以一个懵懂孩童的形象出现。也许是因为年龄太小,曹雪芹对她进行正面直接描写的笔墨并不多,既没有凸显的个性,也没有过人的才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娇弱可爱而又楚楚可怜的小女孩,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情风暴呼啸袭来时,也没能逃脱命运狰狞的魔爪,入了“薄命司”。但,与那些命丧黄泉的荡悠悠香魂、那个诸芳散尽的白茫茫大地相比,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巧字由来 姥姥取名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她是王熙凤与贾琏所生之女,也是“金陵十二钗”年龄最小的女孩子。当她出生后不久,适逢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抱着生病的女儿,开始跟她探讨起了女儿的命运。凤姐希望刘姥姥给久未取名的女儿起个好名字,一来可以借刘姥姥的高寿,二来因为刘姥姥是穷人,古时候的人都相信穷人起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刘姥姥虽然只是个农妇,却生来有些见识。有时表现有点“半仙”的风度,像一位怀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王熙凤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刘姥姥听她刚好是生于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在高鹗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贾府破败后,巧姐险些被王仁、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周的富农家,丰衣足食。但根据书中判词及伏笔,“狠舅奸兄”应是王仁和贾蓉,婚配则是刘姥姥的外孙王板儿。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刘氏”指的就是刘姥姥了,也有的版本上把“刘氏”换成了“村妇”。“巧”是相关语,指在贾府“势败”、家亡”后,巧姐最后无依无靠被她的“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卖入青楼、沦为娼妓之时,被刘姥姥救出的事情。这样刘姥姥成了她的“恩人”。
两小无猜 天作之合
本来,巧姐就体弱多病娇生惯养,一旦从锦绣丛中跌落尘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几乎崩溃,哪里还能想办法跟命运抗争呢?基本上已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了。可是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刘姥姥。刘姥姥因为以前得到过贾府以及王熙凤的周济,决定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
所以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终于替她赎了身。赎身后的巧姐无家可归,刘姥姥又收留她,并不嫌弃她的青楼经历,忍辱含垢,把她许配给自己唯一的外孙板儿为妻。板儿靠耕作家里的“两亩薄田”,巧姐靠勤劳纺织,在荒村里过着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板儿的大名叫王天合,真是天作之合。
《红楼梦》中巧姐的出场次数并不多,其中最经典的要数她和板儿交换佛手与柚子那两小无猜的一幕了。“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他去取,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
关于巧姐与板儿换佛手的情节,脂砚斋批语说:“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由此可见,柚子与佛手在这里寓意深刻,它们成了任性的巧姐和淘气的板儿这两个孩子的“定情信物”,为他们牵起了日后的姻缘之线。
贵人相助 巧姐重生
贾府被朝廷抄家后,王熙凤已死,贾琏不在,巧姐为狠舅奸兄欺骗出卖,流落在花街柳巷,成为青楼女子。后来,巧姐幸遇恩人刘姥姥救助,使她死里逃生。那么,这样描写巧姐的命运,在《红楼梦》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其实,巧姐与刘姥姥的关系,表面上看来全是天缘凑合,实际上却是因果的必然。先是为她起名字,后又在贾府败落之际出手相救。由此可见,“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贾府主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发展为骨肉相残。在那时,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这位曾被作为贾府上下嘲弄对象的刘姥姥,不但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反过来,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贾府的人。
王熙凤生前为数不多的济困扶穷只是为了积得阴功,不曾想往昔自己救助的贫弱者,竟成了自己女儿的拯救者。其实王熙凤并非乐善好施,只是偶施小惠,她并没有把这个穷亲戚放在心上,也从未期待得到她的报答。但刘姥姥知恩图报,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救之手,这个曾经被贾府上下戏弄取笑的乡巴佬,远远胜过那些所谓的骨肉亲人,正所谓“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所说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最终得到了证验。巧姐终于从一个出身于公侯之门的千金,变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里“纺绩”的劳动妇女,就象秦氏出殡途中宝玉所见的那个二丫头那样。与前半部十二钗所过的那种吟风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可以说,《红楼梦》描写巧姐命运立意是多方面的,写尽了人世冷暖,亲人落井下石。
巧姐,这个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的命运结局,可以说正是贾府的人最好的一条出路。在经过家道的跌宕起伏后,巧姐这样的归宿比起黛玉的香消玉损,宝钗和湘云的年轻守寡,探春的远嫁外藩,迎春的遇人不淑,惜春的堕入空门,似乎更有一分跳出樊笼,回归自然的意味。如此说来,巧姐虽然命运坎坷,但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与十二钗中那些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的“花儿”相比,巧姐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巧姐真“巧”!
虽然《红楼梦》让贾家最后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这场大雪却惠及巧姐无数:雪花伴随着巧姐的逃跑是越下越大,不仅掩盖其足迹,也让烟花巷的人最终难以找着巧姐;大雪还让巧姐渴了吃它、饿了吃它,为巧姐提供一路上的充饮之食;漫山遍野几尺厚的大雪犹如宽宽的银河永远地隔绝了巧姐与烟花巷的关系。这是多么解人事的大雪呀!它为巧姐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此时的巧姐带着干干净净的身躯和心灵投奔到虽贫苦却有人间真情的“荒村野店”。
被一场大雪洗尽铅华的巧姐也从此跟着板儿过上了虽贫苦却真正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许多读过《红楼梦》的人认为巧姐是正册“金陵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主要原因。巧姐的命运结局告诉人们的,正是贾府的出路和贾府的希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1:15
巧姐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较之其他薄命司里的女子,存在感不算高,结局却比其他女性好,乃贾府最后的希望。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三。
重生,希望巧姐是王熙凤、贾琏之女,人多称“大姐儿”,“巧姐”之名为刘姥姥所取。王熙凤的意思,一则借借刘姥姥的寿;二则刘姥姥是庄家人,到底贫苦些,压得住她。
大姐儿生于七月初七,取名“巧姐”是为了以毒攻毒,以火攻火,日后必然遇难呈祥,逢凶化吉,长命百岁。最后正如刘姥姥所言。
贾府衰败后,巧姐被狠舅奸兄出卖,流落烟花巷。幸得刘姥姥相救,巧姐得以由暗无天日到涅槃重生,嫁给了曾经互换柚子和佛手的板儿,成为在荒村野店纺绩的村妇,应了“巧”字所寓意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话说回来,若不是王熙凤得意浓时接济刘姥姥,积得阴功,就不会换来刘姥姥胜似亲朋的恩情。恰恰是刘姥姥知恩图报,才有巧姐的死里逃生。
其实,王熙凤接济刘姥姥,并非出于慈悲或者由衷的善心。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凤姐看姑妈王夫人的面子及周瑞家的在一旁极力鼓动,方拿出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送给了刘姥姥。这次出手援助,凤姐压根儿没放在心上。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见贾母想和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为了讨好贾母,才留下刘姥姥住了几日,也才让刘姥姥满载而归。
可以说,凤姐两次接济刘姥姥,纯粹是顺水人情。只是凤姐没想到,她不经意的善举换得了意外之喜,助女儿巧姐逃离火炕,获得新生。
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来了一袋子枣子倭瓜野菜,可以看出刘姥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品质,那一袋子东西是刘姥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凤姐给的二十两银子及一吊钱的答谢,为日后搭救巧姐埋下伏笔。
在贾府“树倒猢狲散”、各人寻求自保的境况下,巧姐获得重生,免遭侵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得不说是意想不到的奇迹与幸运。
生活重启,经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生,一切刚刚开始,不多不少正当时,荒村田野上满载着希望,也是没落的贾府最后的希望。
富贵如浮云,平平淡淡才是真乐极悲生,福祸相依,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历史上每一朝代的兴起、消亡,无不是事物有始有终的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一个家族的鼎盛和没落亦是如此。
秦可卿逝世时托梦王熙凤,表示贾家的赫赫扬扬无法永保无虞,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人力不能保常。正是否极泰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之意。
王熙凤的判词“聪明累”,意思是太聪明反倒被聪明所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凤姐爱财,众人皆知,但她不是君子,所以做不到“取财有道”,于是依靠聪明通过放贷、吃人血馒头等渠道积累了不少财富。
然而,突如其来的抄家到底落了个忽喇喇如大厦倾、家亡人散各奔腾。凤姐的富贵伴随贾府跌落神坛,如浮云般飘忽不见,枉费了意悬悬的半世心,好似荡悠悠三更梦,梦醒之际,就是富贵远去之时。
“登高必跌重”意为爬得越高,到头来摔得越惨,其实是物极必反。就像物理上的力和反作用力,力越大,反作用力便以相同的力度回击。可见,太过极端,后果也会以极端的方式呈现。曾经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贾家,与最终身在闹市、人人避而远之的下场,对比强烈,不可同日而语。
巧姐由贾府的千金之躯转变为乡野村妇,前后落差分外明朗,可是巧姐不用再跟着贾家人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回归平凡,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内心归于安宁。心静了,也就从容了。这何尝不是贾府的出路和最后的希望。
从梦里到梦外,众人皆醉我独醒金陵十二钗里,巧姐是幸运的。
不似林黛玉,拿眼泪还债,泪滴尽了,命就没了,心心念的爱情亦缥缈消逝;
不似薛宝钗、史湘云,一个丈夫遁入空门,一个不幸丧夫,唯有守寡,孤独度日;
不似元春,深宫幽苑里体会不到亲人团圆的温暖;
不似迎春,遭夫君*,英年早逝;
不似探春,远嫁外藩,与故家相隔千里;
不似惜春,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尝尽清苦滋味;
不似妙玉,白白的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巧姐迁至荒村野店,远离喧嚣闹市,做起烟火神仙,告别“何必觅闲愁”的红楼,离开醉得不省人事的富贵场,由陷入利害得失的局内去向于己无涉、冷眼旁观的局外,不用再担心利害得失,不再在永无清醒之日的梦幻里沉沦,实乃明智之举。
总结:刘姥姥一芥豆之微,却有着高尚的德行;《红楼梦》里关于巧姐的篇幅不多,她却是贾府最后的希望。由此观之,无论富贵、贫穷,每个人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