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00
(王丽华、樊瑛)
原植物有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已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主产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吉林、宁夏、甘肃等省区。以根入药。根中含黄芪皂甙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异黄芪皂甙Ⅰ、Ⅱ、大豆皂甙Ⅰ、胆碱、甜菜碱、β-谷甾醇,胡萝卜甙、二十九烷、氨基酸、蔗糖、亚油酸及亚麻酸等。药理实验证明能增加机体耗氧量,加强心脏收缩,对衰竭心脏有强心作用,使冠状血管、肾脏血管和全身末梢血管扩张,有降压利尿、镇静、子宫兴奋收缩等作用。并对多种菌如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病毒感染。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栓、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神经性皮炎、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症,并用于预防感冒。
一、形态特征
蒙古黄芪株高40—80cm,主根长20—80cm,圆柱形稍带木质,淡棕*至深褐色。茎直立。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mm,宽3—5mm,两端近圆形,全缘,下面被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蝶形,*至淡*;雄蕊10,两体(9+1);子房光滑*。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种子肾形,黑褐色。
膜荚黄芪与本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叶6—13对,长7—30mm,宽3—12mm,先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托叶卵形至披针状线形I荚果被黑色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图14—142)。
图14—142 黄芪形态图
1.花枝 2.根 3.雌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野生于草原干燥向阳的坡地,在东北多生长在稀疏开阔的树林中,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中性和微碱性砂质壤土为宜,粘土和重盐碱地不宜种植。种子发芽不喜高温,14—15℃为发芽适温。种子发芽和苗期需充足水分,否则不出苗或因干旱而死亡。花期5—6月,果期6—7月,盛花期土壤不宜过于干旱,以免落花落果。幼苗细弱,怕强光,略有荫蔽,容易成活,成年植株和生长期喜干旱和充足的阳光。
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黄芪过去多为野生,转为栽培时间不长,尚无遗传性很纯的栽培品种,目前栽培除本种外,东北多数为A.menbarnaceus(Fisch)Bge.,而在陕西旬邑大面积栽培的是A.sp.各种间无论在植物形态、生育期、根和种子的产量、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及其中的类型变化都各不相同(表14—130),而旬邑的A.sp.正是由野生类型中挑选出:来繁殖的,表明野生的经人工驯化能得到很好的品种。即使在同一种内,也有很多类型,如越冬芽红色、白色,红茎、绿茎,光茎、毛茎,红绿荚果,大小荚果,植株高矮,根有直根,叉根和2—3条均匀的分枝根,抗逆性强弱等。是一种多类型的混杂群体,也是我画黄芪育种的宝贵材料资源。在蒙古黄芪中,绿茎的产量高,但抗病性差;也有三种根的类型,如直根,很少分枝的;主根下部有不规则分枝的和在根上部均匀地产生2—3条直根的;单株根重分别为8g、13g和19g,差异很大。在膜荚黄芪中,也有根粗长而直的优良类型和根短而多,细分枝的劣等型。在栽培中注意选择优良类型培育,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14—130 不同栽培黄芪种间差异
(二)选地整地
黄芪是深根植物,故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排灌条件、无荫蔽、阳光充足的地块,’秋天耕地前,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2500—5000kg,过磷酸钙25—30kg,均匀撒施后耕翻,深25—30cm;耙细平整做成行距为40—45cm的小高垄,垄高15—20cm。近年东北许多地方,为使黄芪根长而直且容易刨挖,采用厢栽或大高垄栽。厢栽即在播种前按宽80—100cm埋粧,四周用杂木板或杂树枝围成厢,厢长不限,多为南北向,厢高80—100cm,填入表土至厢高。大高垄即做成高宽都为80—100cm的垄,全垄都是疏松肥沃的表土,这样栽培黄芪拫形好。
(三)繁殖方法
留种:种子过于成熟易产生硬实而影响出苗,因此应适时采收种子。播种后第二年于6—7月间开花结籽,晋北8—9月种子变褐色时采收,收下荚果,晒干脱下种子,放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如果种子变褐色而带斑点时采收,硬实率高,不利发芽。研究表明,蒙古黄芪为虫媒的异花授粉植物(表14—131),不易自交得到纯的品系,系统选育优良品种有困难,因此在收刨黄芪时,应选择优良植株的根种于留种田内,借助昆虫传粉而结实的混合选择法,以提高黄芪种性,选出的优良品种,也应注意隔离繁殖,以保持良种特性。
表14—131 黄芪不同授粉方式与结实的关系
用种子繁殖:种子硬实较多,吸水力差,出苗率较低,应采用适时采收的种子,如呈褐色时采收的种子。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可催芽处理,即将种子浸于50℃的温水中,随时搅拌至凉,加水量应浸没种子,浸泡6—12小时,再将种子捞出,装入布袋内催芽而后播种4或用砂子擦破种皮,也能加速发芽。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秋播以地冻前为好,于垄上开沟,深3—4cm,每亩播种霞2—2.5kg,均匀撒入沟中,覆土2—2.5cm,保持种子周围土壤湿润勿干旱。黄芪播种出苗慢,幼苗细弱,怕强光,适宜的荫蔽,容易成活,故山西晋北一带多采用混播,即6月下旬把黄芪与油菜,亚麻或荞麦混在一起播种,由于油菜,亚麻生长快,可以给黄芪遮荫蔽风,而且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增加产量,每亩播种量1.3kg,油菜100g,混合条播,行距45cm,也可第一年在畦埂上种春玉米遮荫,也有与荞麦大黄混播的。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为减少叉根,育苗多播于厢上,行株距为8×2cm,覆细土1—2cm,保湿,使出苗整齐,当年或第二年春天移栽,幼根应直放,以减少叉根。移栽产量高,但拫分枝多,影响根形。播于大高垄上拫形也好,行距为30cm,注意保湿,当苗高10—15cm时,按株距10—15cm定苗。
(四)田间管理
苗期须常灌水,促使齐苗,灌水不能过猛过大,应勤浇少浇。北京地区春季播种后灌水2—3次,雨季应注意排水,雨季前培土防倒伏。如果2—3年采收,从第二年起,每年早春于行间仍需沟施圈肥或堆肥,每亩500—1000kg,加入过磷酸钙15—20kg,若苗生长过弱,可追施硫酸铵10kg,施后覆土并灌水。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黄芪白粉病
(Erysiphe polygoni DC)
受害株病叶早黄脱落,在气温为19—21℃,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时,病害蔓延迅速。病菌在寄主残株上越冬,因此清园处理病残株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此外,发生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剂喷雾防治。
2.黄芪籽蜂
研究表明,黄芪籽蜂是包括5种广肩蜂和一种金小蜂的混合种群,它们是黄芪种子小蜂(Brachophagus huonchei Liao et Fan)、内蒙古黄芪籽蜂(B.mongholicus Fan et Liao)、北京黄芪籽蜂(B.beijingensis Fan et Liao)、圆腹黄芪籽蜂(S.ciriventricus Fan et Liao)、拟京黄芪籽蜂(B.pseudobeijingensis Fan et Liao)和黄芪籽金小蜂(H.abracytus huonchei Liao)。这几种小蜂主要习性大致相似,在黄芪青果期为产卵为害盛期,幼虫取食种肉,留下种皮,对黄芪种子为害率一般为10—30%,严重者可高达40—50%,各种的发生世代,寄主范围以及越冬寄主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一定差异。寄主植物主要为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有转移寄主为害的情况。防治方法主要是清园,减少虫源,种子处理,汰除虫籽或用西维因粉拌种;发生期,尤其是青果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
3.芜菁
调查表明,为害黄芪的芫菁共有9种,主要有大头豆芫菁(Epicauta megalocephala Gebl.)、中国豆芫菁(E.chinensis Lap.)、存颖豆芫菁(E.bia Fabricius),其次有暗头豆芫菁(E.obscurocephala Reitter)、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其它还有少量的蒙古斑芫菁(M.ylabris mongolica Dokht)、苹斑芫菁(M.calida Pallas)、丽斑芫菁(M.spesiosa Pallas)、小斑芫菁(M.splendila Pallas)等。这些芫菁为害黄芪叶、嫩茎、花、嫩荚,为害轻重不一,严重时,总虫口密度可高达每平方米20余头。目前主要靠发生期药剂防治,主要用触杀剂,西维因粉效果最好,但花期以喷乐果最安全。
4.蚜虫
为害黄芪的蚜虫是槐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又称豆蚜)和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的混合群体,以槐蚜为主,多集中在嫩枝叶和花、果穗部为害。受害株常造成黄叶,花果脱落或干瘪,对产量影响较大。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忌与豆科作物邻作。其它还有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和豆荚螟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播种后1—7年均可收获。在气温较高、土质较差的地方,一般播后1—2年收获,若年限太长,容易产生黑心或木质化严重的根,但在冷凉肥沃的山区腐殖土上6—7年的根仍然充实,而不木质化。挖时宜深刨,以防折断根部,或用机械把深层土抖松后拔出。厢栽的可去除厢栏后,将土松开,取出根来。秋天9—11月或春天越冬芽萌动前都可采挖。
(二)加工
收获后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堆积1—2天再晒,直到晒干为止,剪去侧根及须根,扎成小梱,即成生黄芪。以身条干,粗长,质坚而绵,味甜,粉性足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