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毛一起走进《撒哈拉的故事》(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3 02: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0:07
01
三毛,这为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影响了一个时代,她穷其一生,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人生的传奇与浪漫,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传颂着她的爱情与美丽,沉醉她笔下的世界和足迹,从中学时代就从老师那里知道三毛的传奇故事,但说来惭愧,直到今年上半年才第一次拜读她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然后深深的喜欢上,哇,原来三毛这么幽默,这么有趣,以前都是听别人讲述她的故事,真正走进她的作品才发现已完全*了曾经她在我心中的形象。决定看三毛的作品不得不提到一档节目《鲁豫有约》。
鲁豫说她采访过很多人,但很遗憾有两个人再也采访不到,一个是邓丽君、一个是三毛,三毛是影响她很深的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三毛的每一本书她几乎倒背如流,节目在台北录制,他们去了三毛的故居、去了三毛所在的学校等很多和三毛有关的地方,通过和三毛的姐姐、弟弟的对话,追忆这位享誉世界的女作家,节目中还放了三毛的一段珍贵的语音,一下子竟然被这磁性的声音吸引,突然让我对这位女作家好奇起来。于是打开了她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
02
很多朋友都觉得三毛住在撒哈拉沙漠,其实不然,她生活的地方叫Laayoune,中文叫拉阿雍,是西属撒哈拉地区的一座城市 ,可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三毛在这篇土地上的故事让原本凄凉、落后、贫困的撒哈拉,有了生命的活力,带给人神秘的向往。从三毛身上你会发现,快乐和幸福真的和金钱无关啊,她和荷西在人烟稀少的撒哈拉竟然也能过得如此快乐,这应该可以叫做:有味的生活吧。
三毛出名以后,也出现过质疑的声音,有人说她和荷西之间的爱情有可能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荷西这个人,是三毛想象出来的人物,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说法是荒谬的,不可信的。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用十几篇文章讲述了她的所见所闻,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其中的两篇文章《中国大饭店》《娃娃新娘》。
她和荷西认识七年之后终于在撒哈拉结婚了,三毛极度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 她对荷西说:婚后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就不结婚。荷西的回答是:我就是要你“我行我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 是啊,很多人结婚之后就失去了自我,时间久了就忘了自己,荷西虽然比三毛小了六岁,在有着大男人的成熟和度量。
生活中的三毛很喜欢做饭,几篇洋葱、几片肉,一秒就能变出菜来,这篇文章讲述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做家庭主妇的生活趣事,没有华丽的语言雕饰,语言朴实有趣,本来在外人看来艰苦难耐的沙漠生活却在她的笔下充满着灵性和活力,让你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尤其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夫妇二人的风趣和浪漫会让我不禁感叹,哇,在沙漠还可以这么生活。用现在流行的词逗*CP也不为过啊,由于沙漠条件有限,三毛的妈妈从台北寄了很多食材过来,三毛就开始琢磨着做中式菜品,可荷西没有见过啊,哈哈,所以引发了很多有趣的段子。
三毛做了这第一道菜,但荷西没见过啊,只知道吃着很好吃,问三毛这是什么,是中国的细面吗?(实在没见过那么细的东东啊),三毛真的好幽默,竟然能把粉丝说是雨,并且解释的头头是道, 她挑起一根粉丝说:"这个啊,叫做'雨'"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哈哈, 荷西当然不信这个解释,但耐不住这个菜好吃啊,所以从那以后他经常吃"春雨",只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
有天三毛做了饭卷,就是日本人的"寿司",荷西拒吃了,说三毛:你居然给我吃印蓝纸、复写纸?"(哈哈。。我也是醉了,第一次听有人把寿司当成复写纸),三毛说:"你真不吃?""不吃,不吃。然后她自己吃了一大堆饭卷。荷西很好奇啊,让三毛张开口给他看。 三毛说:你看,没有蓝色,我是用反面复写纸卷的,不会染到口里去。荷西更好奇了,明明知道三毛说的不是实话,还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于是他就用筷子一夹夹了一个,咬了半天,吞下去。才知道这是海苔。
(3)"蚂蚁上树":你吃的是尼龙线
荷西这是第二次吃粉丝了,可是换了一个名字,三毛总能变着法的做菜就像完成魔术一样,这次换样了,三毛把粉丝在平底锅内一炸,再洒上绞碎的肉和汁。 荷西咬了一大口粉丝问:"什么东西?好像是白色的毛线,又好像是塑胶的?",三毛回答:"都不是,是你钓鱼的那种尼龙线,中国人加工变成白白软软的了。" 荷西说,如果真开饭店,这个菜可卖个好价钱,乖乖!"那天他吃了好多尼龙加工白线。
通过他们之间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小夫妻俩的对话,洋溢着快乐的生活情趣,荷西的“憨厚老实”,甘心被三毛“骗来骗去,三毛的“狡猾幽默”让荷西”宠爱有加“,看到这篇文章,我几乎从头笑到尾,早已忘记了沙漠的艰苦,而是被他们之间甜蜜浪漫幽默的婚后生活吸引着,快乐着。
本篇讲述的撒哈拉威人姑卡成为娃娃新娘的故事,心情与《沙漠中的饭店》文章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沙漠中的饭店是轻松幽默的看完,那这篇却是沉重叹息的读完,为迂腐的、封建的、吃人的风俗,可怜女人们的不堪命运,女人在撒哈拉是没有地位的,通过以下几个对话就知道了:
(1)三毛初次见姑卡,问她几岁,姑卡说说:"这个你得去问罕地, 我们撒哈拉威女人是不知道自己几岁的 。(简直把我惊呆了,还有罕地是他们的父亲,但在这里他们不叫父亲,只称呼名字),罕地告诉三毛姑卡十岁, 同时反问她:"你大概也十几岁吧?姑卡跟你很合得来呢。 "三毛无法回答这个荒谬的问题,只好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2)姑卡要结婚了,但姑卡自己却不知道呢,三毛和姑卡的家人一起喝茶, 三毛忍不住问姑卡的父亲:"你不觉得姑卡还太小吗?她才十岁。"罕地很不以为然地说:"小什么,我太太嫁给我时才八岁。" ,姑卡的母亲拜托三毛给姑卡说结婚的事,三毛说你们为什么自己不讲,他们理直气壮的理由是"这种事怎么好直讲?"
(3)三毛对姑卡说了她要结婚的事, 姑卡很吃惊然后问三毛:"什么时候?"三毛说,拉麻丹过后再十天,知不知道你的丈夫是谁? 姑卡摇摇头,很显然她不知道未来的丈夫是何许人也。
(4)三毛在镇上买东西,见到了姑卡的未婚夫阿布弟,长得高大英俊,说话有礼貌,看着很温和,三毛对他的印象不错,回去就给姑卡说了她的未婚夫很好,"姑卡很羞涩地低下头去,一声不响,她的确已经接受结婚这个事实了。(除了接受好像别无选择,撒哈拉的女人的地位就是如此卑微啊)
(5)在姑卡迎亲那天,丈夫阿布弟下了车和一群年轻朋友冲进姑卡房间,也不向任何人打招呼,抓住姑卡的手臂硬往外拖,除了她自己无用的挣扎之外,大家却都在笑。事实证明挣扎真是一点用也没有,她被一群人打着拖着到车上,三毛让她赶紧上车,而姑卡的哥哥却笑着说:"不要紧张,这是风俗,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拼命打才是好女子。""等一下入洞房还得哭叫,你等着看好了,有趣得很。"
(6)等到入洞房的时候,姑卡还是难逃脱这样的魔爪,丈夫阿布弟拉开布帘进去姑卡的房间,过了很久,听见姑卡"啊--"一声如哭泣似的叫声,然后就没有声息了。听着这样无助的、悲痛的声音,三毛*为力,她做不了什么,只是眼眶开始润湿起来。三毛愤怒对荷西说,她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太残忍!这时的荷西仰头望着天花板,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块染着血迹的白布走出房来时,他的朋友们就开始呼叫起来,声音里形容不出的暧昧。在他们的观念里,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
(7)姑卡见到三毛问她:想我这样很快会有小孩吗?三毛不知怎么回答她,这几天的婚礼已经把姑卡折腾的瘦小了很多,姑卡向三毛请求"给我药好吗?那种吃了没有小孩的药?
"好,我给你,不要担心,这是我们两个之间的秘密。"三毛让姑卡睡一觉,因为婚礼已经过去了。 天哪,这哪是婚礼啊,这简直就是地狱般的折磨,不要忘了她只是10岁的孩子。
看完这篇文章,内心说不出的滋味,同情、愤怒、怜悯、可怜、可恨等情绪涌上心头,我不敢想象才10岁的姑卡就要遭受这样的折磨,这辈子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旅游卫视曾经做过的一档节目《去你的撒哈拉》,有一期摄制组人员见到了如今的姑卡,工作人员到了姑卡的家,见到了姑卡的丈夫,很欣慰的是姑卡生活的很幸福,她还惦记着三毛。
最后和大家推荐行者梦野的一篇关于现在姑卡的文章。 遇书中人物姑卡,与姑卡一家谈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