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14岁遭灭族,76岁被封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3 14: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5:18
标题中的一句话概括了欧阳询的一生。
(约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初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生逢乱世,样貌奇丑,几度被俘,背负骂名……可欧阳询自始至终都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样貌与身世,不过是暂居人世间的躯壳。只有实力和作品,才能打破虚妄,流芳千古!
由于父亲造反,被抄家,欧阳询跑的够快,成为欧阳家族的幸存者,那年他14岁。时任东宫属官的江总收养了他,以后的一段时间,随着江总荣衰而起伏。
关于他的长相,唐朝宰相长孙无忌是这样说欧阳询的:“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意思是欧阳询缩头夹肩、略带驼背的形象,活像一只刚出山的猕猴。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在书法上的历史地位。
从乱臣贼子到亡国孽种,33岁的欧阳询显然有些始料未及。幸运的是,改朝换代对欧阳询的影响并不算大,他的生活除了饱受早已习惯的谩骂外,一切平淡如水。他将全部精力用在钻研书法上。
从南陈到隋,再到夏(窦建德),最后来到唐朝,3次当俘虏,也没怎么样。重文的唐太宗以麾下“十八学士”为班底设立弘文馆,开拓文化,荟萃人才。欧阳询被吸纳其中,与此前大半生的漂泊不定相比,晚年过得相对开心自在。
贞观六年(632)盛夏,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长安郊外的九成宫避暑。当一行人进入宫城后,空气中传来带有湿润气息的泥土清香。唐太宗颇感神奇,便命人四处寻找气味来源。尔后,在一片灌木丛底下,人们发现了湿润的土层。唐太宗用随身携带的手杖挖了挖湿土,又敲了下山间的岩石,一股清泉竟从岩间迸出。他用手接了点尝了下,顿觉口舌生津,暑渴之意消散全无,心中大喜。在群臣山呼万岁之下,唐太宗为此泉赐名“醴泉”,并命魏征作赋、书法家欧阳询手书以示纪念。这便是后世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
那一年,欧阳询已76岁高龄。他颤巍的手使得敕文的书写颇具挑战性,但《九成宫醴泉铭》仍尽显欧体“险劲瘦硬而不失婉润”的意境之妙,一笔一划均谨守法度,工整规矩,难怪被后世封神,誉为“天下第一铭”。这一刻成了他的最最高光时刻。
贞观十五年(641年),85岁的欧阳询在家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