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5 15: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4:30
韩妃脆弱的脚步随着杨白走出深宫到了彩烟山脚下,脚下的溪流又挡住了去路,弱小女子再也无力跋山涉水,她绝望了,只得跳入江中,把生命托付给流淌在陡岭耸峙峡谷间的溪水中,这条溪成为韩妃生命的终结地,因名“韩妃溪”,旁边的山岭因名“韩妃岭”,韩妃的坟墓就在韩妃岭脚的韩妃溪边。
韩妃溪的上游现名王渡溪,为曹娥江上游,古剡溪之源。杜甫说“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代有众多诗人沿剡溪溯流自越入剡至天台,吟踏成一条“唐诗之路”,韩妃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也应开始流传开来了。
韩妃江在天姥山和彩烟山之间,旧时有义渡,两岸行人才得以来往,为了跨越韩妃江,两岸村民付出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最初是木桥,洪水一来就被冲走,又得重新搭建,后来是石桥,也被大水冲走,千百年来,木桥、石桥不知建了多少次。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间,以一百银元为一股筹集一百二十股,计一万两千银元,石桥再一次建了起来,五孔石拱圆洞桥,在当时的新昌县内属罕见,取名为“百成桥”,这又蕴含着人们为建桥所付出的百倍于平常之桥的心血。百成桥建成没过二十年又被大水冲毁,仅存岸边临江的残礅和跌水坝,后来,沙滩村杨氏集资重建横板木大桥,再后来的1965年建成了可通汽车的公路水泥桥。想当年,韩妃逃到这荒无人烟之地,江水汹涌,没有桥怎么过河?她觉得无力前行,才会万念俱灰自绝于此。
韩妃溪上旧时的义渡边有庵,名“迎阳庵”,由来已久,置田数亩以供奉韩夫人之香火,因此又名“韩妃庵”或“三夫人庙”。韩妃庙和白王庙一样,也曾有过许多名称的变化。韩妃庙内时设义塾,授学乡里,是所谓“彩烟山水迎书幌,黄渡溪声落书帷”,明初设金岩义塾,杨信民、甄完曾在这里读过书,抗日战争时期,梁以忠先生以庙为校舍,学生来自新昌县城南一片,建国后庙舍又为韩妃小学校舍,一直到1990年小学易地重建。庙中可移动的文物大多毁于土改及“*”中,惟“三懿蜚灵”匾额及庙会期间韩妃出行时的座椅为旧时之物。
与白王庙相比较,韩妃庙显得女性化,更为精致典雅,山门、戏台、看楼、大殿组成一个庙宇,大殿中堂塑着三夫人像,身着粉红色上衣,粉蓝色裙裤,姿态端庄大方。庙内保存着乾隆四年《韩妃庵记》和《百成桥碑记》、《义渡碑记》三方石碑,《重修韩妃庙碑》则已珍藏在县文物馆。这些碑文讲述的是人们世代传说的韩妃、韩妃江上百成桥的故事,原来,韩妃庙在宋宝庆三年(1227)、明弘治年间、清乾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十一年(1922)都经历过大的修葺,“置冠俨然,其如生也”。
与白王庙相比较,韩妃庙显得女性化,更为精致典雅,山门、戏台、看楼、大殿组成一个庙宇,大殿中堂塑着三夫人像,身着粉红色上衣,粉蓝色裙裤,姿态端庄大方。庙内保存着乾隆四年《韩妃庵记》和《百成桥碑记》、《义渡碑记》三方石碑,《重修韩妃庙碑》则已珍藏在县文物馆。这些碑文讲述的是人们世代传说的韩妃、韩妃江上百成桥的故事,原来,韩妃庙在宋宝庆三年(1227)、明弘治年间、清乾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十一年(1922)都经历过大的修葺,“置冠俨然,其如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