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再认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8 18: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6:57
很多道理我们以为自己懂,其实我们并不真正懂。
比如说王阳明的名言“知行合一”,我们的理解是强调要“做到”,因为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知行合一”,意思是对方是个靠谱的人。
其实,”知行合一”真正的意思是说,“知”与“行”是一回事儿,一个人知道了,他就能做到,如果他没做到,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知”。
很多道理都是这样的,我们要听过一个道理很多次,经历一些事,用其他相似的道理印证这一道理,如此几番之后,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一个普通的道理,而后“行”起来就容易多了,单纯从这个角度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原意是有道理的。
比如笑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成功一次很重要”,我们初听这句话,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如果我们用一些其他的故事来印证和思考这句话就能够更深刻理解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成功过,他就不知道成功的滋味,成功的滋味会给人很大的动力。
在万维钢老师的专栏读到:“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创业失败者再创业的成功概率,低于创业成功者再创业的概率,手术失败的医生做手术的成功率,低于手术成功的医生做手术的成功率。
吴军老师说,哈佛招收本科生除成绩外,还有一项能力非常重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成功一次”,正是因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极致了,为什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如此重要呢?
把事情做到极致非常困难,这个过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致,他就有了克服困难的本领,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方法,面临的困难不相同,但克服困难的方法是相通的。
我们再从常识的角度考虑一下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好处,比较极端一点的例子,比如奥运会冠军会被铭记,而亚军会被忽视和遗忘,把一首歌唱得最好听的那个人,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其他人会籍籍无名;比较接地气一点的,在单位做PPT最好,或者演讲最好,能收获的好处不仅是做PPT或者主持公司会议,把事情做到极致是有溢价的,领导会觉得你其他方面也不错,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你的成长也会更快。
另一方面,从竞争的角度来看,现在竞争激烈,一些达到及格线的人收获不会很多,奖励的大头都会被做得最好的那个人收入囊中,报酬和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做到极致的人会得到奖励溢价。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能够做到极致的人呢?
条件有很多,但“死磕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死磕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注意力,要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放手的执着。
故事对于说理总是有奇效,我们听听计算机之父图灵的三则小故事,诠释了什么才叫“死磕精神”。
图灵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世界级长跑运动员,他在一次国际田径赛中战胜了同年奥运会银牌得主理查兹,如果不能长期投入精力训练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的。
在二战期间,图灵为破解德国人的密码,一连很长一段时间里,吃饭睡觉都在考虑这一问题,最终找到了德国人设计密码的一个小破绽,成功破解了密码,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朝九晚五、三心二意是不可能发现这样的小破绽的。
一年暑假后返校学习时,遇到铁路工*罢工,没有火车可坐,图灵为了赶着去学校,提早一天出发,骑车100公里去上学,途中在一家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按时赶到教室,如果是正常人就会打个电话说明情况,火车通了再去学校。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付出平均的努力,只能收获平均的成绩,要想获得极致的成绩,就需要付出极致的努力。
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会发现很多道理需要不断地“反刍”,只用这样才能把一个好道理种到自己的头脑中,用自己的经历去培养它,让它茁壮成长,最终好道理会融入我们的血液,真正成为我们的本能认知,做到真正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