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子曰:“不愤不启,... 求求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8 11: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7:02
论语 述而第七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子曰:“不愤不启,... 求求了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敏是什么意思?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自《论语·述而篇》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地去求取知识的人。敏是勤奋的意思。述而篇原文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
子曰:不愤不启 切记要全文啊!!! 好的有高分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 子路问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
《孔子在齐闻韶》的译文
也没预料到音乐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原文: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大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至于此。
《师说》原文赏析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 [8]乎:于。 [9]闻道:语本《论语...
求《论语》心得体会
我也在50岁的时候再学《易》吧,太难看懂了。呵呵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体会: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
孔子改错,要300字以内的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圣人,吾不得...
请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朱熹逐字逐句解此章:“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