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言,诗句共100个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5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00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
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诗经·大雅·云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大序)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
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辅”指车轮外的直木。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
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罔,迷惘。殆,危殆。
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习,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我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 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符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1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
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2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
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不会服从。
21.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子路)
名义不正当,那么道理也讲不通。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卫灵公)
君子不单凭言语推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重用他,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
24.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卫灵公)
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
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利:使……锋利。
(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2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愤: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
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
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
(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3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
到了天气寒冷时,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雕:同“凋”,凋落。
3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而后时常温习,是很高兴的事情。
时:时常。习:复习。 说:同“悦”,高兴。
3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有朋友从远方来没,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注:自, 从
38、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
译: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注:欲, 想要 施, 给予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颜渊》
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义的人喜欢山。知, 同”智” 乐,喜欢
4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如果这个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是,这个 孰:哪个
4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均势,不担心财富贫乏而担心社会动荡。
寡,指人口少 均,并非指平均财富,亦非指平均领地与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维持社会均势。
4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对老者让他安逸,对朋友予以信任,对年轻人予以关怀。
4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预,预先 立,成就 废,败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琢,雕琢
4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注:困,困惑,理解不透
4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治理国家宽严相济,这是文王和武王的治国之道。
张,弛:弓上弦叫张,卸下弦叫驰,比喻严和宽。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4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审,详尽
4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4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5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51、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之中,不思进取,就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5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 “规”是圆规,“矩”是直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5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王放在最后。
这其实是一种儒家对君主专政的“训政”,要求君主体恤民情,关心民瘼,为老百姓谋福利。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5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5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6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劣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6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奈何:为什么;惧之:威吓老百姓
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威吓他们。
(这句话是老子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所提出的。)
63、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道德经》
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
(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6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6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真实可信的言词是不美的,美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即美者不真,真者不美。
(这里老子把美与真看成是对立的、不相容的。这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那种善用漂亮的言词掩盖虚假本质的欺诈、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抨击。有着重要的批判意义和价值。)
6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成。)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生:生命。涯:边际,极限,知:知识。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即感叹有限人生对无限知识的无奈
6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醴,此处意为甜酒。
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交朋友以利为先,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爽。
6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仓廪:储存粮食的仓库。
只有国家储存粮食的仓库充足,人民才会懂得繁文礼节,只有丰衣足食,百姓才会懂得光荣和耻辱。
(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精神文明是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7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比喻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7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为:实际去做。行:走。至:到达目的地。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7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君书·更法》
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7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
天地那么广大,路途那么遥远,我将四处寻找与我志向相同的贤人。 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7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7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7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78、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无以正曲直。(淮南子)
没有仪器不能进行测量,使用仪器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则。
(比喻权衡事物的法度现在多已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出现,指没有规矩的约束,就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8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8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盛:大;副:相称,符合。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8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8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空:穷困。
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年龄越是年长,身体应当越强壮.
84、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8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老大:年老。徒:徒然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86、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8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风俗通)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8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
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8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0、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志)
只有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只有安定清静,才能使自己有开阔的眼界。
9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已:完,结束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为人民奋斗终身。
9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 曹操《龟虽寿》)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9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形容求才心切来抒发求贤若渴的心情
9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东晋 傅玄)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比喻人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
9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96、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 李密传)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9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 李密传 陈情表)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9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 陶渊明 移居)
遇到不寻常的文章要共同评赏,对疑义还要作一番辨析(比喻读书认真,仔细,刻苦)
9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 陶渊明 饮酒)南山:泛指山峰
东墙下采着清菊时那份心情悠然,猛然抬头喜见南山圣景绝妙
10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东晋 陶渊明 饮酒)
问自己为什么能这样,只有心志高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3:18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当仁,不让于师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2.满招损,谦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不怨天,不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6.三思而后行。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31.知耻近乎勇。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0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10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10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04.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105.子不教,父之过。
106.子不学,师之惰。
107.玉不琢,不成器。
108.人不学,不知义。
109.人之初,性本善。
110。性相近,习相远。
111.苟不教,性乃迁。
112.融三岁,能让梨。
1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114.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11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1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
11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18.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9.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3.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28.不知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9.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4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42。户庭无尘杂,居室有余闲。
4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4.要问其中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5.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4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