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8 18: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23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
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复,再告也。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暂时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孔子说不复也,并不是放弃了再教育,而暂时停下来,等待时机成熟再教育,也就是不拔苗助长。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同,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基础的系统,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词为基础的系统。如,现代汉语说一个人生气了要走,是:韩信也知道了她的意思,很生气,居然就离开了。文言文就是: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看文言文时,都拆成一个一个字就可以了。
同时,因为笔法的简洁,文言文里省略了很多现代汉语里不可能省略的——句子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主语、宾语、状语、没有什么是省略不了的。但一般只要根据上下文意义,多看几篇,自然也懂了门道。
文言文最难的应该是语法。倒装句很常见,但句式也不外乎那么几个,看多了自然熟练了。
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走好的方法就是笨鸟先飞熟能生巧。
希望能给你些帮助,年轻真好,好好加油!
积少成多: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一心一意 心无旁骛 孜孜不倦 学而不厌 废寝忘食
虚心好学 虚怀若谷 不耻下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孔子
举一反三:
zhuo yu yi(第四声) zhong(第一声) 全 一起 不 热水 判决 你
举一反三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本来很想在*上有一番作为,但是由于自己的政见不被各国当政者所采用,处处碰壁,后来才退而编书讲学,宣扬他的*主张和哲学思想。在讲学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和方法,例如,他说过:如果受教育者没有强烈而迫切的学习要求,那么,教的人纵然费尽心力,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原话载《论语·述而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心里要求明白而弄不明白的着急神态;悱,是嘴上要说出而偏偏说不出来的难堪的情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求学的人自己并不急于要求弄明白的时候,且不必忙着开导他;他自己并不急于要说出道理的时候,也不必忙着启发他。
隅,就是一个角落,一个片面。我们认识事物,有时先了解它的局部,然后推知它的整体。好比计算一个正文形,算出了它的一个角,就能知道它的其余三个角,这叫做“举一隅而反三隅”(反,就是反复推知的意思)。孔子说:如果受教育的人了解了一隅,而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余相同的三隅,那么,不用枉费心机再教他什么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种说法,是否完全正确是值得研究的。不过,由于他的这段话而产生的成语“举一反三”,我们今天还需要用到它。譬如,有时举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让人能明白其它同样的问题,这便可以叫做“举一反三”,或“一隅反三”,也叫“隅反”,形容由此及彼,类推而知。
从一个小小角度提出的、很不全面的片面之见,就叫做“一隅之见”。形容偏僻狭小的地方,就叫做“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