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16):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6 19: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20:24
如果把思维比作一条河流,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 1 河流的落差产生张力; 2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3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人的思维发展于是如此。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变成了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下面的课程也会从目标、方法和现实的接触三个方面讲这么发展自己的思维。这节课讲张力。
什么样的思维,能够产生持续行动的张力呢? 对于改变而言,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改变很难持久。
曾有一位读者写信和陈老师讨论改变的事。她已经颓废了一段时间,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颓废,终于有一天,她发誓要改变自己。 她说:“当天,我就制定了满满的计划,都高效地完成了。第一条,我很开心。第二天下午,我觉得有些累。第三天,我又开始拖延,当天的一项任务没有完成。第四天,我开始考虑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吗?这些自己已经感觉无趣的任务又有什么意义?思考意义,实际上是思考这样做的价值何在,有了价值,人才有奋斗的理由,才有梦想。于是,我开始思考诸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关心人生的意义。”
陈老师认为,这位读者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不会帮她走出怪圈,而会变成新一轮循环——颓废、拖延、沮丧、再振作。 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了颓废的状态,等到自己无法忍受颓废的状态,觉得自己想要改变的时候,就又打满鸡血,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但这样的循环多了,就算有了动力,我们也会怀疑,改变真的能实现吗? 她陷入了死循环。
那么,这个读者的问题在哪里呢? 她需要一个目标! 其实,她也是有目标的。她的目标就是“我不想让自己这么颓废”。所以她去思考意义和梦想,并付出了许多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颓废。 可是这个目标为什么没有给她带来持续的动力呢?
创造才能带来创造持续的动力
陈老师喜欢的一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作者是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他原来是个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的创造经验,开始开发创造力课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 而弗里茨认为,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不会提供持续的张力的。
创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就像是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做一首曲子,他有确切的东西想要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而解决问题的结构,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读者,她会陷入一种无法打破的死循环。 她的目标是“不再那么颓废了”。可是,她的动力不是来自她的目标——类似完成一幅画这样确切的东西。她的动力来自要解决自己现实问题产生的焦虑。 只要她的努力有一定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她努力的动力就会减少,直到问题从新出现,让她重陷焦虑,当这种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让她无法忍受,改变的张力才会重新聚集。所以,才出现了从打鸡血到再陷颓废的不断循环。 怎么才能打破这种循环呢?
一些人想到的是策略,比如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谴责自己制造焦虑,以获得动力。其中的逻辑是,只要问题在,压力就有,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有了。 所以,稍有懈怠,他们会狠狠的对自己说类似“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不改变,就完蛋了。”之类的话。 可是,当他们这样做,在强化动力的同时,也强化了问题本身。甚至为了保留这种动力,他们潜意识里不敢让问题好转,形成路径依赖,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悲观。
现实中,有些人取得了看起来挺成功的学业和事业,但在内心里,他们并不敢认同和享受这些成功。他们需要“问题”和“挫折”作为动力,持续鞭策他们向前走。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会很辛苦,很多不能长久,他们引以为傲的学业和事业,终究成不了他们的“真爱”。
创造性思维有完全不同的制造张力的方式, 陈老师举了自己的例子。有一段时间,陈老师感觉自己有了拖拖拉拉的毛病。为了治疗自己的拖延症,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小书叫《拖延症再见》。前段时间,陈老师打算写《拖延症再见2》,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拖延症没有治好。可正当陈老师要动笔的时候,他的拖延症忽然不治而愈了。 是陈老师找到了治疗拖延症的秘方了吗?不是,是因为他在准备《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课程了,就是现在这门课。 从构思这门课开始,它就变成了陈老师心中最重要的未完成的事情。陈老师读书,收集资料,脑子里不停的在想这个事情。陈老师变得紧张而又效率。 这和陈老师凭空想象怎么克服拖延症的办法是非常不同的。陈老师说:“如果让我凭空努力,哪怕我想出再多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最终也不会有效。
” 为什么创造性思维能产生足够成就的动力呢? 《最小阻力之路》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是因为爱。 还拿陈老师的事举例,当他在构思《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时,他感觉这是他展示自己学识的一件事,而且要保证课程的质量,让自己课程内容更新颖、更严谨、更有说服力,他就需要学习前沿知识,斟酌观点,构思文章,这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任务的粘性很多,牢牢地吸引了陈老师。他爱上了这个任务,有了足够的张力坚持这项工作。 想要把它完成的冲动,变成了持续的张力,它不会让陈老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没完成它,这种张力就一直存在。
陈老师说:我越是爱它,就越希望它问世,这种张力就越大,它就越能推动我持续行动,直至把任务完成。这就是创造思维结构带来的张力。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做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我们把自己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为了完成梦想,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在通往目标的路上,每一次解决问题,都在展示着我们的生命活力。所以,动力是用来解决问题,你心中真正的热爱才是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把事情分成简单的两部分: 一是,我要完成一项任务。 二是,我所面临的现实。 前面谈了第一部分,下面谈与现实的关系。 也许你会想,我也有自己的目标,我也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我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怎么办?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一位来访者说:他想从事研究工作,可是现在经济困难,没条件继续读书深造,只能现在就出去赚钱,干自己不想干的工作。 暂时没钱追求梦想,这是个事实。创造型思维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相反,它是让我们先正视事实,才能创造自己想创造的东西。创造型思维是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实。 创造型思维会把这个事实看做创造的条件*。如果遇到这种*,就要想办法解决掉它。而解决问题思维会把这个*看做是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如果我遇到这种*,那也行我就该放弃目标。这是两者的区别。
一个创造型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的目标是学习深造,可是经济上现在没条件,那现在我就先去赚钱,为实现目标扫除障碍。但在他赚钱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一旦他赚到了必要的钱,有了基本经济保障,那他就移开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巨石,更加轻松地踏上通往目标之路。
遇到同一个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人会想:我现在连生活费都没有,还谈什么学习深造,我的目标就是工作、赚钱,这样一来,就把自己心中的梦想湮灭在现实的消磨中了。
创造型思维是瞄准目标来思考现实的,先想要做什么,然后再想怎么做,环境能提供什么,怎么通过努力填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欢来思考问题。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也就没有持续的行动张力。
总结一下。 只有创造型思维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创造型目标制造了张力,而张力能够产生持续行动的动力,帮助我们有效的应对现实困难和组织现实资源。 打个比方,创造一个东西就像生一个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你强迫自己努力,你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行了。 另一方面,创造思维也需要我们认清现实,加工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